170180(第16页)
原主不愧是被娇养在闺阁中的女子,身体素质不是一般的差。
荣珍暗叹着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之前特意抹的黑土泥灰啥的,现在全被冲没了。
哗啦啦的雨声中,后方好像隐约传来一些动静,并逐渐靠近。
荣珍迅速回头查看,透过水帘似的雨幕看到疑似有人正从后方单骑而来。
即便是下着瓢泼大雨,即便道路泥泞不堪,对方骑马的速度依然很快,片刻间便来到荣珍近前。
快要越过她的时候,马缰被马上那人忽然一拽,马匹顿时嘶鸣着高抬马头马蹄,紧急刹停在原地。
第176章再捡一波漏杀鸡敬众猴
枣红色的
高头大马人立而起时,能有荣珍两个高,显得身姿矫健、威势骇人。
识时务者为俊杰,她艰难地在泥水中后退半步,抬头碰上马儿落下马蹄后喷出的灼热鼻息。
额,倒也不必如此热情,才碰面就瞪着俩马眼珠子对她嗅嗅闻闻的。
枣红马的主人比起它要高冷得多,也矜持有礼得多。
他整个人被严严实实地包裹在斗笠和蓑衣之下,只有踩着马镫的皂靴口隐约露出一抹隐藏的锦白色。
等勒停马儿,他朝她抱拳问道:“敢问女侠,前方可是桃林县的红叶镇?”
嘶哑的声音从玄色面巾之后透出,听起来不太像是好人。
荣珍谨慎颔首:“正是。”
原主之前叫丫鬟去和镖师们打听过,走到这里已经进入桃林县的地盘范围,而前面再有两三公里便是它下辖的红叶镇。
“多谢,此为赠礼。”他从马上随手抛来一件物什,而后继续打马飞奔而去。
荣珍下意识接住那东西,发现是一卷被麻绳紧紧捆缚的油布。
而油布在古代是可以制作成雨衣的。
雨势仍未减小,淋了这么一会儿大雨,她身上裹的衣裳都快被浸透了,急需雨衣的遮挡。
对方可真是个大好人。
荣珍收回刚刚对他不是个好人的怀疑,急忙解开麻绳展开油衣,将其披在身上。
根据男子体型制作而成的油衣,穿在她身上宽宽大大,正好能完全罩住她如今臃肿的身形和包袱,多余出来的部分还能往上提一提,把脑袋也盖住,脸遮去大半。
剩下的麻绳也有用处,被荣珍拿来绑在脖子部位的油衣外,当做固定。
然后继续前行。
艰难跋涉地走过大约一公里多,荣珍已是累得气喘吁吁,正准备停下来休息片刻,前方路段忽然响起一阵兵戈相碰的激战声。
这让她耳朵一动,连忙躲进路边的草丛里。
大树后是不敢躲的,怕被雷劈。
刀剑无眼,她也不敢冒险上去查看情况,别热闹没看成,一不小心再被殃及池鱼。
打斗声结束的很快,荣珍耐心地等上一会儿才钻出来往前走。
走了没几步,前方出现一个端坐在马上、手持银光剑的人,地上躺着一大片蒙面蓑衣人,个个脖子上挂着一条血线,血滴伴随雨水在泥土里晕开淡淡的红。
枣红马看到荣珍,咴律律地叫唤。
马上的剑客随即转头看过来,和她隔着雨幕无声地对视。
荣珍看不到他面巾后的眼神和表情,却也知道自己撞破的是什么,开始极快地转动脑子,想想有什么办法才能救自己一条小命。
明明不久前,她才对他转变印象,觉得他是雨中送油衣的好人来着。
唉,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她嗫喏一下嘴,打算说点什么的时候,路旁树林里走出一个牵着毛驴的柔弱书生,头戴幞帽,身穿青衫直裰,脚踩官靴,打着一柄油纸伞,好一副文人雅士的模样。
如果不是天上下着瓢泼大雨,地上全是血污泥水,环境不太对的话,乍一看到他这样子,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在郊游,而不是在命案现场。
书生一步三喘,牵着的毛驴三步一叫,蹒跚地走到大树下便走不动了,远远地拱手作揖,向枣红马上的持剑男子道谢:“小生谢过恩公的救命之恩,大恩无以为报,小生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