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第10页)
“教官”张善一一点了自己队列的成员号牌与名姓。
听到“朱冰”这个名字时,别有意味的看他一眼:“让人像新兵蛋子一样站着训,感受如何?”
朱冰知他有意想让自己这个散兵的领头难堪,倒也忍得住。
平静的道:“还成。”
接着又淡淡的补充:“万分期待把教官您揍扁的那一日。”
张善闻言挑了挑眉:“这种大话,说的可有些早了。”
接下来月余,这些散兵日日在教官的安排下,不分昼夜的操练。时常夜半睡梦当中,被骤然薅起来,进行夜练。
前一个月游手好闲吃进肚子里的那点子油水,数日间就全吐了出来。
简直可以说人不人鬼不鬼,故人再见不相识。
若单单只是这些身体上的折磨也就罢了,这西关候府的私卫却几乎日日都给他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
除了第一日的低网匍匐,之后教官们训练的项目,无不大大出乎意料。
他们这帮当兵的,却被要求在有限的体力恢复间歇当中,识字作书,作图算术,识山川晓地理,更让人绝望的是,还要炼铁打铁伐木开荒,识作物种子,辨矿料,干那些原本他们瞧不上的农夫工匠活计。
绕来绕去,还是回到了曾经试图规避的老路上。
过于惨痛的折磨,有人忍不住再次发出质疑:“我们不是操练来为候府私兵的吗!?为什么要我等学那农夫匠人之计?”
却谁知只换来一句:“你们本就是连农人匠工资格都够不上的残料废料,还有脸来挑拣了?!不练的现在就滚!”
……
倒也有些原本就意动,想要去应招工的散兵,实在受不了这里的教官的魔鬼操练。
再加上这些日子以来,他们心里那种自认高了普通农户匠户一等的心气,早就打没了。
戚戚然的试着主动提出,不想要当兵,想要去应工。
却没成想,他们一经提出说要去应工、并且真的证明自己是有手艺懂行的,这些侯府的教官们反倒态度尊重了不少,好言好语的将其送走。
渐渐地,所有人明白了一件他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在西关郡,在西关候府的规矩里,他们这些兵,从来不比农民和工匠们高贵。
假如他们什么都不会也不愿意学,到了士兵队伍里,还“兵艺不精”,那妥妥将成为整个层级当中的最底层!是真的“人嫌狗厌”的终极废料!
一边是魔鬼的新兵训练,一边是雀跃莽撞又全神贯注的招工生活。
这些从战场和隘口关防中溃散而来的役夫与役兵们,在登记招工的之时,万万没想到,这西关候府的招工竟然是这样的!
若是你已经有了一技之长,那自然为你分配相应的工坊工种。
但在开工前,还会安排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用来上工培训。教你这样一个初来的工匠,可以更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若有些出入和不甚懂得,还有专门的引导师傅给你补齐。
在这个时间里,还会对每个人的工匠水平作些简便的考察。
一是为了分给你适合的工种,一是为了给每个人制定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学提升的计划。
这已经是足够瞠目结舌的了,更让他们不敢想象的是,这半个月当中,他们也照样人人都有工钱!
一个月的日期很快过去,第一波上岗的工匠们,拿到了第一把薪俸,简直眼热的,一个个窝在工坊和园区专为工匠们修筑的工舍中,一遍遍的来回清点。
不知是谁先起了头,突然想到。
“也许……我们现在,可以往家中寄信了!”
经这个人提醒,仿佛在众人脑中燃起一盏灯。
“是啊!原本我等是戴罪之身,不仅再也回不得乡,就连这条命,能不能活过明天都难说!现在,咱们在这西关小侯爷的工坊里,有吃的有住的,有正经八百倍的活干,有工钱领……将来那么有奔头!该叫家人知晓才是!”
这个头一开,每个人都打开了话匣子。
一边热切的说着自己家人和家人,一边暗自憧憬和盘算着以后怎么才能好好保住手中这份活,怎么把手中的工钱攒起越来越多,也好有一日能托人寄回去,叫家人的日子有活头。
又有人道:“西关郡这般的好,从没人拿我们的命来作践,而是真的教咱们本事,叫咱们赚到安稳生活的银钱……这样的好地方,岂不是比咱们家乡,那些只知盘剥的恶霸腐官、强兵豪族当畜生一样使唤强上太多!”
“我们不应该只往家里送钱……还应该拖了信去,叫家人们迁来这西关!纵使在这里,当个黑户,也比在那里做个任人驱使的编户好!只要一家人能在这里相聚,纵使黑户又如何?重新在这里开一个家来!”
几乎没什么迟疑的,就有人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