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钱氏近来在老夫人跟前做出谨小慎微的模样,这大嫂回府必定是要为大嫂接风洗尘的,免不了又要费一番工夫。她最恨宋氏那清高孤傲的做派,眼下也不得不低头。

“罢了。只要事能办下来,让她得意一阵又何妨。”

另一方,云寿堂内,徐老夫人挑选着宋温房里的挂屏图画,一壁让人上茶。

苏苏福了福身,由郑嬷嬷扶着手落座。

屋内其他婢女都退了出去,只剩她们和徐老夫人身边的贴心人。

徐老夫人头戴鹿鹤同春抹额,鬓边花白,瞧着身子骨不太硬朗,坐一会儿就要由老嬷嬷扶着换个姿势,给宋温挑选挂屏可是十足地仔细,一张一张地慢慢选着。

老夫人温声开口:“弘简他公务繁忙,身边又只你一个贴心的,你少不得要多费心。”

苏苏腕上的一对儿圆条玉镯碰在一起,叮当脆响,她的声音也同样动听:“不曾耗费心神,能在三公子身边,是奴婢的福气。”

徐老夫人低不可闻地叹了声气,徐徐说道:“这三个孩子当中,他尤为不同。老二明甫没办法跟他比,老大虽是兢兢业业,不敢稍有闪失,但弘简年纪要小些,刑狱之事又牵扯甚多,于他自己身上,便照料得不好。你从前在膳房时就很不错,温儿邀你同去别庄,回来也常在我跟前提起,我便知道你是个细心的。弘简他路还长着,你须得多体贴他。”

说完这些,老夫人仿似累了,接过清茶抿了口,缓了一小会儿,才又问道:“你是三年前入的府,是家中遇到什么事儿了?”

没料到老夫人会问这个,苏苏顿了顿才做了应答,她摇了摇头:“家中没人了。是照顾我的人家……遇到了一些事,逼得没办法了。”

回忆起那对夫妇,苏苏心中的感激之情几近于无,便是有再大的恩情她也还够了,何况他们总想着从她身上刮些银钱去玩乐,丝毫不顾及她是过的什么日子。

娘亲去世时,她才一丁点大,但也记得娘是留下过一些东西的,足够他们把她养大。那些东西让她和他们一家丰衣足食是不成问题的,可她渐渐长大,那家人的境况却越来越差,她便也跟着受苦,直到卖身为奴。

他们拿了那钱解了燃眉之火,之后却不知节省,没剩下些什么钱,日子平平淡淡过着。

她在徐府的这三年,他们从来没到徐府看过她,一到年节生辰,她都是孤零零一个。

去岁夏天,山洪冲下来,毁了苏苏娘亲坟墓旁边的一块地,山坡上滚下来的乱石把墓碑损了一半,坟上的情形不太好,要钱补修了,匠人等着钱到手了才肯开工干活,他们才托人叫她回去,把这钱给了。

同她一齐进府的丫鬟里,有个同村的姐姐,但人家顾忌着舒家两口子的名声,都不敢与她多说话。

第12章难捱

回忆起这些事,苏苏的神色算不上好。徐老夫人见了,心下了然,于是说些安抚的话:“既如此,就安心地待在朝宁院。弘简的脾气秉性,圣上也是称赞过的,在他身边,必不会亏待了你。”想起宋氏快回来了,又继续说:“寺里来信,说慈云快回府了,你不用惧怕她,只寻常对待着就是。”

宋氏并不知道徐弘简的真正身份,是实打实地把徐弘简当大房庶子看,但从来也没为难过朝宁院里的人。宋氏一回来,定然会寻机会叫苏苏到她院里去坐上一会儿,因此徐老夫人才有这样一说。

苏苏知道宋氏待人俱是温厚大度,不曾惧怕过她,听老夫人这番话,只乖巧地点点头。

说了一会儿话,徐老夫人也累了,招手让老嬷嬷近前来,吩咐道:“你去把我库房里的那个花鸟瑞果挂屏和紫檀点翠嵌象牙高士山水插屏给朝宁院送去。还有,西窗下那个箱笼里装的皮料也都一并送去。”

徐老夫人手里的东西自是比二夫人那儿的要好。老嬷嬷俯首应是,转身去了。

苏苏客随主便,也应时告辞。

云寿堂院子里来往的丫鬟都静悄悄的,唯恐惊扰了主子歇息,除了多些人气,和朝宁院是差不多的安静。

甬道上落了薄雪,绿莺贴近苏苏,走在她右手边,温声提醒道:“姑娘小心脚下。”

微风携着冷意,钻到衣领里一片清凉。徐老夫人畏冷得厉害,苏苏在里间久坐之后,出门后并不觉着冷。

一行人走出了云寿堂。

红鲤在一旁应声,点点头:“真是得慢些走,今儿一大早我去取早膳,就听有小丫头在路上哭呢。她摔碎了两个盘子,自个儿跌倒地上时把前面那人手上的汤也碰洒了。瞧着可伤心呢。”

雪天路滑,穿得也厚实,若主子那儿来的人又催得紧,是容易出差错。

苏苏心一紧,忙道:“红鲤你小心些,可别伤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