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0120(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岸边停着两辆不甚张扬的马车,穿着绿袍官服的官员一见林蕴上岸,便迎上来行礼:“可是林司丞?同知大人吩咐,得知您奉命来杭,特差下官在此迎候。”

杭州府的同知是二把手,正五品,而眼前的绿袍官员自我介绍道是正九品的知事吴嘉会。

等意识到林蕴身后那一片人都是与她同行之人,吴嘉会忍不住瞪大了眼睛,这林司丞真是好大的排场。

是陛下亲封的六品,同品级之下,京官本就地位更高,再说还是侯府之女,想来是要跋扈一些的。

这样一想,吴嘉会便对林司丞更客气了,他道:“瞧下官这事办的,马车备少了,下官马上就去安排。”

林蕴阻拦道:“无事,我和两个随从上马车就好,其他的侍卫早做了安排,不劳烦吴知事了。”

林蕴带着时迩和如意,让钱大在前面驾车,另外一车装着行李,严律他们在一旁骑马,先在驿站放了行李,再带着时迩和严律去了府衙。

去衙门不好太兴师动众,选两个武力值最高的,外加一个驾车的钱大,比较安心。

等进了杭州府衙,入内先行寒暄,地方接待她的是刘同知,四十开外,应对周全,笑容得体:“林司丞远道而来,舟车劳顿,特地备了接风宴,还请移步。”

府衙还没待热乎,林蕴就被簇拥上了席面。

好在菜肴不奢,皆是本地应时鲜味。清蒸鲈鱼、糟青笋、油烹苋菜……还有一碗鲜虾豆腐羹,俱是杭人习惯的家常味。

没什么太夸张的,林蕴这才下了筷子。

刘同知见状眼神闪烁,看来这位林司丞不好骄奢,他冲吴知事略微颔首,吴知事便借口暂离,出去吩咐第二桌席面不用上了,今日就这么菜。

言语间,林蕴也只是关心农事和农时,知晓江浙的早稻已经在收获,有的农人已经在准备插晚稻的秧苗了。

“我这边需要两个工匠帮我做些工具出来,不知刘大人可否帮忙安排一二?”

刘同知自然不无不可,一口应下,道明日就让人去驿站听林蕴的吩咐。

林蕴没喝酒,等吃得差不多了,林蕴放下筷子,问道:“都察院徐御史去岁离京来了江浙,我与他在京中打过交道,想着异乡若顺路可以去拜访一二,不知他如今在何处?”

刘同知夹菜的动作略停,他倒是不意外林蕴和徐正清认识,都在皇城,又是有头有脸的,认识很正常。

林司丞提徐御史,怕是想警醒他们,她在朝中有人脉,让他们莫要做事不上心,糊弄她呢。

刘同知放下筷子擦了擦手指,方才答道:“徐御史确实在江浙各府都转过一圈,也来过杭州的,但三个月之前,他就去赣州了。”

赣州?

桌面下,林蕴没忍住握紧了拳头,面上却只是好奇:“陛下让他来江浙,他如何去了赣州?”

徐御史的行踪,江浙官场人人知晓,不是什么秘密,刘同知据实以告。

徐正清原查的是良田被侵一案,然辗转各府架阁库,账目、田契皆合规无错。

“徐御史又复调卷宗,发现去岁有十几个百姓状告的记录,但他们后来被证实是诬告,与官绅有龃龉罢了。后来这些人不在籍,皆被派往外府服徭役,徐御史想调查一番,于是就去他们服徭役的赣州找了。”

“这事也真是赶巧了,陛下想建宫殿,要差人去赣州山区伐木,从江浙抽丁抽到了他们。徐御史也是尽职尽责,想同他们交谈一二,这才追去了赣州。”

“原来如此,想来这次来江浙是碰不上,那我同徐御史只好回京再聚了。”

林蕴面色如常地离开,回了驿站,等关上门,她崩溃到忍不住拿头往桌子上“邦邦”磕了两下。

不是,徐正清到底为什么这么能跑啊!

第112章插秧

痛快给自己磕了俩响头,林蕴还是郁闷,她焦躁地在驿站的屋中直踱步。

林蕴觉得送信一事,她必须得转变思路,她不能只指望着找到徐正清。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上一个循环中,既然锦衣卫派人来杀她,定是从哪里查到了证据在她手上。

由于不想重开,谢钧出手挡了一下锦衣卫,替林蕴赢了一个时间差,林蕴本是想抓紧这个时机,赶紧来浙江,把证据送给徐正清。

但没想到她追着徐正清跑,徐正清追着人证跑,个个都恨不得跑断腿,结果却谁也没追上谁。

徐正清不在江浙,难不成林蕴还要追去赣州?

在江浙种完地,又请命到赣州山里种?

先不说锦衣卫背后的人会不会放过手握证据的她,给不给她时间玩你追我赶的游戏,就算林蕴真追去了赣州,也不一定能找到徐正清。

毕竟怎么可能那么巧,那些人证恰巧就去山里服徭役,林蕴猜想背后之人定是觉得杀了他们太显眼,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所以把人丢去荒山野岭,让人找不着。

既然能丢到赣州,说不定等徐正清快到了,能把人再换个地方,林蕴不可能这么跟着永无止境地追下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