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第1页)
三日后清晨,天刚亮,一辆马车就停在了小院外。
吕芝俏声呼唤:“清露,该去上学堂了!”
尹清露拉着表姐从院内出来,两人长发齐整盘起,穿着灰蓝色学生服、手拎书箱:“来咯!”
仁乐镇唯一的学堂在镇子东头,背靠一片竹林,因此命名为竹林学堂。
其中夫子五人,学生上百人。学堂最佳战绩曾出过乡试头名,据说那名优秀学子如今在京城做大官呢。
学堂每日晨钟暮鼓,朗朗书声不断。从识字学音、诗词歌赋到历史文化、时事策论,都开设了专门的课程。
四位姑娘上的乃是其中所有课程的基础——识字学音。
因是临时托人打招呼进来的,尹清露和表姐算是插班生。一进去少不得旁人的目光和议论,表姐稍显局促,尹清露倒是厚脸皮惯了,还笑眯眯地跟未来同窗们打招呼。
“哈喽哈喽,各位好啊。”
问候一圈,尹清露发现基础班的学子年龄都不大,女孩们还年长些,约莫十五六岁的模样,跟尹清露年纪相仿,都打扮华贵,想是镇上富贵人家的小姐们;男孩们则穿什么的都有,家世参差,个头倒齐齐是豆丁,像是刚学会走路就被塞进来读书了。
其中一女子面容姣好、衣着上乘,只是眉眼斜飞,高傲地昂着脑袋,对人爱答不理的。
吕芝凑过来悄悄道:“这是河东头冯家的小姐,其父冯师爷在镇令手下任职,做些处理公文、管理账册的工作。冯小姐就是这性子,我们也不搭理她便是。”
尹清露点点头。她本来也不是来交朋友的,甚至也不是来学识字的,这些字和上一世现代的文字大差不大,主要是为了陪同表姐来学习,尹家感谢她才给了表姐这个顺水人情,她作为中间人可不能不来。
反正没有学业压力,索性就当作体验生活了,她还没见过古代学堂什么样呢。
卯时一到,夫子进入教室,众学子纷纷入座。钱夫子今年四十有三,一身灰白长衫,身材圆滚,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先是将尹清露和表姐简单介绍给众人,再对二人勉励道:“你二人每日鸡鸣而来求学,晨课后还需去做工,应当更知学问珍贵。沙地虽贫,亦能生竹;寒门子弟,未必不才。纵使白日辛劳,夜里也要勤勉学习,只要如此,你二人定能如同我学堂外的竹林一般,破土向凌云。”
钱夫子又引经据典说了许多,不仅鼓励了尹清露二人,还激励其他学生珍稀家中创造的好条件、需得更加用功云云,将下面一众学子哄得热情高涨,嗷嗷待学。
因她们二人是中间加入,进度落后他人一大截,表姐更是没有任何基础,课程刚开始不久,就露出焦虑的神色来,但她目光坚定,将不解之处都暗自记在心中,预备课后再向旁人请教。她自己都如此艰难,不由得侧身看向坐在她后面的妹妹,妹妹从小也压根儿没有机会接触——
尹清露在打瞌睡。
表姐:“……”
被表姐小声叫醒,尹清露迷离地冲姐姐笑了笑,花了两秒钟才反应过来这是哪里。
说是基础班,没想到这么基础。
一个字,从比划开始拆分讲解,讲其音、其形、其意,夫子讲解缓慢,细致入微,进度犹如蜗牛再爬。尹清露小学毕业后就没有听过如此善良的课程了,怎么会睡一觉起来,还是在讲同一个字呢。
加上在南风馆睡了一周给人生物钟睡退化了,今日又起得如此早,竹林清香阵阵,读书声声催眠,难免昏昏欲睡。
就这样摇头晃脑熬到了后半节课,钱夫子给每人发了宣纸让大家临本节课程学习的字。
尹清露撑着脑袋慢悠悠地写大字,分出余光锁定巡查的钱夫子,谨防被发现自己在摸鱼。
钱夫子拖着圆滚滚的身体在学生间走动,不时躬身指导学生写的字哪里出错、哪里可以更美观。
等到表姐身侧时,他停留的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人。
他的身体艰难地弯折,比起对其他学生的严格不同,他对表姐更多是鼓励和称赞,俨然一副良师的模样,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