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三章 胆小如鼠凶残如虎(第2页)
>“洛,谢谢你曾照亮我的黑夜。
>现在,轮到我为你点亮归途。”
话毕,她转身,一步步走向虹桥另一端。每走一步,身形便淡去一分,直至彻底消散在晨曦初露的天际。那只布偶熊留在原地,化作一株桃树苗,根须扎入石缝,嫩叶舒展,开出第一朵粉白的花。
与此同时,海底深处传来一声悠远的叹息。
监测数据显示,封印层的能量读数开始回落,从临界值的百分之八十九,一路降至百分之六十一,并持续下降。更奇异的是,原本漆黑死寂的南渊底部,竟浮现出点点微光,如同星辰倒映于深渊,缓缓汇聚成一条蜿蜒光河,与当年雪山梦中所见一模一样。
南极极光再度跃动,拼写出新的数字:**89732**。
忆学院紧急召开会议,教授们震惊发现,这批新增的承忆者中,竟有超过三万人是在出生前就被“预录”了记忆??他们的母亲在孕期反复讲述某个逝者的故事,导致胎儿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对该人物的情感共鸣。这种现象被称为“先天承忆”,意味着记忆的传承已突破生死界限,进入生命孕育阶段。
“我们正在见证一种新物种的诞生。”一位遗传学家颤抖着说,“他们生来就能听见亡者的低语,看见常人看不见的记忆残影。这不是疾病,这是进化。”
消息传开后,争议四起。有人恐惧称其为“灵魂污染”,主张限制孕妇接触过往故事;也有人欢呼这是人类文明的跃迁,呼吁建立“记忆基因库”,系统保存重要历史人物的精神印记。
但在归忆岛,一切争论都显得多余。
孩子们依旧每天爬上屋顶朗诵诗歌,老人们围炉讲述旧事,清洁工阿姨把收来的旧信一封封晒在竹竿上,让风吹走霉味,留下温度。就连那只曾装满思念光点的玻璃瓶,也被陈列在碑林入口,标签写着:“请勿打扰,它仍在呼吸。”
某日黄昏,阿川独自走入碑林深处,来到那块刻着“林小满”的石碑前。他蹲下身,轻轻抚摸那行字,忽然察觉碑面有些异样??原本由露水凝成的名字,此刻竟微微发烫,且边缘开始渗出细小的血珠似的红液。
他心头一震,立即召唤少女导师。
两人合力施法,以忆力探入碑体内部,竟发现其中蕴藏着一段被封印的记忆核心,其频率与女诗人最后留下的诗篇完全吻合。更惊人的是,这段核心并非属于林小满,而是……闻人洛分裂出的一缕残识!
“他在百年前就预料到了今日。”少女导师喃喃道,“他知道女诗人终将学会放手,也知道唯有这份释怀之力,才能激活更深的封印机制。”
原来,闻人洛献祭自身时,并未将全部意识投入南渊,而是截取了一小部分,藏于归忆岛最古老的碑文中,设下双重保险:唯有当“执念放下”与“深情铭记”同时达成,这块碑才会苏醒。
而现在,条件已满足。
当夜,阿川再次启动忆锚网络,召集全球承忆者进行同步冥想。数十万人在同一时刻闭眼,心中默念同一个名字:**闻人洛**。
不是哀悼,不是祈求,而是感谢。
感谢他曾为众人留下归途,感谢他甘愿成为牢笼,感谢他在黑暗中守望百年,未曾动摇。
随着声浪叠加,归忆岛地底轰然震动,黑曜石门全然开启,一道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贯云霄。光中浮现出半块玉符的虚影,缓缓旋转,最终与阿川颈间的玉佩遥相呼应,合为一体。
刹那间,天地寂静。
紧接着,整片南太平洋的海水骤然退去百米,露出一座巨大金字塔形建筑,通体由未知晶体构成,表面铭刻着无数古老文字,正是《百无禁忌》全文的最后一章:
>**“吾非神明,亦非圣贤。
>吾唯一人,愿为人世留一线光明。
>若有后来者,不必效我牺牲,
>只需记住:
>每一次开口讲述,都是对虚无的反抗;
>每一次真心呼唤,都是对永恒的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