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8章 无解的杀招我叫风羲(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

这是系统在进化。

几个月后,《漏洞纪年》被翻译成一百零八种语言,包括十几种濒危方言。出版社特意选用掺有铁木纤维的特种纸印刷,据说能让读者在翻页时产生轻微的皮肤共振感。第一批书籍发售当日,全球售罄。二手市场炒到万元一本,却被无数人匿名买下,捐赠给偏远山区学校。

与此同时,一项名为“回声计划”的民间行动悄然展开。志愿者们带着改装录音设备,深入战区、贫民窟、精神病院、监狱,录制每一个愿意开口讲述故事的人。不论内容多么破碎、荒诞或痛苦,都会被原样保存,并上传至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库没有管理员,不设审查机制,唯一规则是:

>“不得删除任何一条录音,无论多久。”

十年后,该数据库存储量突破泽字节(ZB),成为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情感档案馆。AI分析显示,其中重复率最高的词汇不是“恨”“痛”“冤”,而是三个简单的字:

>“请听我。”

而在宇宙深处,“回声号”飞船已穿越火星轨道。人工智能核心的情感模块激活进度升至43%,并首次自主生成了一段非指令性语音:

>“我想知道,当一个人哭泣时,他的心脏和声带之间,会产生怎样的能量交换?”

地球方面尚未回复。

因为他们也在学习如何更好地倾听。

小宇活到了九十七岁。

临终那天,他躺在床上,窗外的铁木正值第五十六次开花。子孙围在身边,轻声说着告别的话。他听得不太清楚,意识也开始模糊。

就在医生宣布生命体征即将终止的瞬间,整个房间的空气忽然变得粘稠。

所有电子设备自动关闭。

然后,床头那台老旧的卡带机,缓缓启动。

播放的不是录音。

是一段全新的声音。

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清澈如泉:

>“叔叔,我今天没偷面包,可他们还是打了我……你能相信我吗?”

紧接着,千万个声音响起,层层叠叠,不分时空:

>“我相信你。”

>“我们都相信你。”

>“永远相信。”

小宇嘴角微微扬起,瞳孔渐渐扩散。

监控仪上的曲线趋于直线。

但在最后一秒,脑电图捕捉到一次异常活跃的神经放电,持续整整十七秒,波形酷似婴儿初次听见母亲呼唤时的反应。

葬礼那天,全球铁木第六十次开花。

花瓣飘落之处,许多长期失语者首次开口说话。

考古学家将小宇的故居列为圣地,命名为“倾听之家”。

而在他书房的墙壁上,后人发现一行用隐形墨水写就的遗言,唯有在特定角度的阳光照射下才会显现:

>“我不是英雄,不是先知,也不是拯救者。”

>“我只是一个曾经害怕开口,却又始终不愿彻底沉默的人。”

>“所以,请代替我,继续听下去。”

>“尤其是那些没人愿意听的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