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34章 推行科举遭到大臣们的极力反对(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翌日清晨,曙光微熹,咸阳城门缓缓开启。

城门外早已汇聚了等待入城的车马,粼粼如水。

车内多是赶着上朝的官员,三三两两低声议论着,目光交错,各怀心思。

昨夜似乎并无大事发生,但李斯案的余波未平,南疆大捷的喜讯又刚刚传来。

朝堂上的风向变得愈发难以捉摸,空气中弥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躁动与不安。

一辆规格明显高于寻常官吏的马车自远处驶来,无需通报,守城军士便肃然让开通路。

车帘微动,露出监国府的徽记。

周围瞬间安静了不少,无数道目光汇聚而来,带着敬畏、好奇,或许还有几分审视。

麒麟殿内,百官依品级肃立。

殿宇恢弘依旧,只是队列中那些醒目的空缺,以及左前方那空置的丞相之位,如同无声的烙印,提醒着众人不久前那场血腥的清洗和权力的剧变。

将闾身着玄色监国常服,端坐于御座之侧。

他的位置稍偏,却足以俯瞰整个朝堂。

目光平静地扫过阶下群臣,那份沉稳中,却自有威严流转,让接触到他目光的官员不由自主地垂下眼帘。

殿内气氛沉凝,落针可闻,比往日更添了几分压抑。

冗长的例行奏报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无非是些地方民政、钱粮收支、律法执行的琐事。

将闾耐心听着,偶尔颔首,并未过多置喙。

待所有奏报完毕,殿内再次陷入短暂的寂静。

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等待着监国公子的示下。

这几日,将闾以雷霆手段处置李斯党羽,又迅速擢升章邯、杜周等人,其行事之果决,心思之深沉,已让满朝文武不敢小觑。

终于,将闾清了清嗓子,一个细微的动作,却让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诸位臣工,”将闾的声音不算高亢,却清晰地传遍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昨日,父皇龙体渐安,已能下旨。”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脸上露出喜色,纷纷躬身欲贺。

将闾抬手虚按,示意众人稍安勿躁,继续说道:“父皇忧心国事,深感如今选官制度尚有缺憾,未能尽揽天下英才。为广纳贤士,强国固本,父皇深思熟虑之后,降下旨意:自今日起,我大秦将推行全新的选官制度——”

他微微一顿,目光如炬,一字一顿地吐出那足以石破天惊的三个字:

“科——举——制!”

科举制?

这三个全然陌生的字眼,如同九天惊雷,毫无征兆地在麒麟殿内轰然炸响。

短暂的死寂之后,整个大殿瞬间炸开了锅。

“科举?何为科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