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050(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是这样吗,我明白了。”

苏琼月仿佛被她鼓舞,眸中的雾气渐渐散开,下定了决心道:“我会先试着去找明光谈谈的。”

第43章

因为崔鸯的挽留,傅苒没有跟苏琼月一起走,而是留在崔宅又住了段时间。

这天午后,两个人在暖阁里坐着闲聊,崔鸯像是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般告诉她:“苒苒,我的婚事已经定了。”

她说,最后经过多方斟酌,选的是一位名叫钟期的文士,崔林在国子学时期的同窗。这人的门第自然比不上显赫的崔李二姓,但钟期本人据说极有才气,且人品不错,崔林对他很是赞赏。

唯一可能存在一个小问题。

傅苒有点惊讶:“他就是我们那天在首阳山遇见的人?”

“不止于此……”崔鸯蹙着眉头道,“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四通市。当时我为了拦住那匹受惊的马,情急之下帷帽落下了,他见过我的相貌,只是不知道我是崔家人。”

从崔鸯的描述里,傅苒总算知道了两人初次见面的总经过,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在闹市遇到马失控乱闯,崔鸯随机应变地把披帛拴在柱子上绊倒了马,救下了两人,但也落下了自己的帷帽。

傅苒听完之后,总感觉这个情节有点似曾相识。

对哦,这不就是小说里典型的那种,美人救英雄,面纱飘落间惊鸿一瞥,然后天雷勾动地火两边霎时间一见钟情的名场面吗?

这可是崔鸯见义勇为的光荣事迹啊。

傅苒不理解这有什么问题:“那不是很好吗,你也算他的救命恩人啊。”

崔鸯却仿佛被什么东西困扰着,略显得踌躇:“钟家听闻也是诗书之家,他如果是个克己守礼的君子,像这样私下得见未嫁女郎的容貌,岂非于礼不合?”

这样的担忧在崔鸯身上其实是不太常见的。

因为她并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刻板之人,该端庄的时候仪态大方,私下里却很有主见,行事也有自己的章法。傅苒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觉得她实在是思虑过重。

“你这就担心太多了,”傅苒安慰她,“我们在首阳山碰见的那天,他不是想对你道谢来着?肯定是很欣赏你当时的做法,怎么对这种事情心存芥蒂。”

但说又说回来,傅苒仔细观察了一下崔鸯的神色,发现她的眼神里并无抗拒,只是有点正常范围内的忐忑。

确实,一旦决定下来,议亲的流程走得很快,也不可能再更改。

或许这就是大家都有的婚前的焦虑吧。

这时候,崔鸯忽然想到了什么一样,提议道:“不谈这事了,等到婚前琐事缠身的时候,恐怕找不出闲暇,趁着我们都还清闲,要不要再去爬山?”

傅苒忍不住笑了:“……崔姐姐,你是真的喜欢爬山啊。”

“是啊,只要容易想东想西的时候,我就会用这种方法让自己忘记,身体劳累,心情反而得以平静。”

崔鸯眉间的郁色仿佛也被这笑意冲淡了些许,坦然道:“何况,若是立足于平原,纵然再怎么极目远眺,望见的也不过是十年如一日重复的景致,但居于高位,却能见到平日里不曾发现的琐碎和博大。”

傅苒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所以就这样,她们又去了一趟洛阳城郊的山峦。

初春的景色和秋天时又不一样,萧疏的林木渐渐长出了新芽,鹅黄和嫩绿交错的颜色充满生命力,望见的一切都让人心中豁然开朗。

没错,烦恼可以通过爬山来排解,如果一趟不行,那就爬两趟。

过了几天,傅苒辞别了要准备婚事的崔鸯,回到了谢府。

这日恰好是谢青行的休沐日,天气和暖,庭院里的几株早桃已经打了花苞,星星点点的绯红缀在枝头。

谢青行穿着家常素袍,正在廊下的竹榻上翻阅书卷,见傅苒回来的时候一边走一边还在沉思,他放下书卷,目光温和地落在她脸上:“怎么了?”

傅苒正想着要不要提一下这件事,既然已经被叫住,就顺势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也没什么,就是想到了苏姐姐的事情,公主最近因为某件事在生她的气,所以她……大概心里会很难过吧,我有点担心她。”

当然,她不可能说出具体的缘由,但谢青行听到这一句,仿佛就立刻明白了。

他的手指在书页边缘轻轻摩挲了一下,沉吟了片刻后,轻声道:“苏娘子性格虽好,但有时候,未免过于隐忍退让了些。”

“真的吗?”傅苒没想到他会说出这句话,马上抬起头,“你也这么觉得?”

“嗯。”谢青行微微颔首,“公主性格强势,苏娘子虽然与之交好,却事事都以公主的意思为先,这并非能平衡长久的交友之道。”

就是啊,傅苒深深感到英雄所见略同。

苏琼月什么都好,就是对在乎的人太患得患失,都快成讨好型人格了。

不过……她忽然意识到,谢青行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原来也有在默默关注苏琼月啊?不然他怎么一下就理解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