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视频教程(第1页)
秦淮回完黄安尧消息后没多久,王俊就主动给秦淮发消息,详谈来云中食堂交流的事情。
之前提出这个交流建议的人是黄胜利,黄胜利觉得王俊这个情况留在黄记其实是限制他的发展的。王俊在黄记就是一个普通的切墩。。。
门开的时候,风铃响了。清脆、短促,像是某种久违的提醒。推门的是个穿灰色冲锋衣的女人,三十出头,头发扎成马尾,脸上有晒斑,眼角带着细纹,右手食指上缠着创可贴,边缘已经发黑。她站在门口,没说话,只是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一双沾满泥浆的登山靴,鞋带断了一根,用红绳勉强系着。
林小满没问名字,也没递水。他知道有些人,开口前需要时间。
屋里的空气忽然变得厚重起来,像是被某种看不见的情绪浸透。苏晓悄悄把灯调暗了些,李哲关掉了背景音乐,连张野都收起了手机。他们已经学会了??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不是来吃饭的,是来交出灵魂碎片的。
过了很久,女人终于抬起头。她的眼睛很亮,却藏着一层薄雾,像高原清晨未散的云。
“我叫周婉。”她说,“跑了十七年山地快递。”
她说完,从背包夹层里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信封,边角磨损严重,封口用胶带反复粘过。她犹豫了一下,才轻轻打开,抽出一封没寄出的信,纸张泛黄,字迹娟秀却颤抖:
“阿诚:
今天是你生日。我站在你家门口,没敢敲门。你抱着孩子在院子里晒太阳,妻子给你递水,笑得温柔。我转身走了。
十七年前你说‘等我三年’,我等了十七年。不是不信你,是舍不得把回忆烧干净。
我在藏北送信,走过暴风雪,摔下悬崖两次,被狼群围过,都没哭。可刚才看见你牵着孩子走路的样子,我蹲在巷子口,哭了好久。
我不是想打扰你。我只是……想告诉你,那年你写的信,我一直带着。你说你会回来娶我,我没告诉任何人,我把婚期写在日记本上,每年都画一个圈。
今年我不画了。
我把我们的照片烧了。火苗很小,风一吹就灭。就像我们之间,从来没人真正点燃过什么。
保重。
婉”
她念完,声音轻得像雪落在石头上。然后,她把信放进汤锅。
铜锅静了一瞬。
随即,水面翻涌起灰白色的波纹,如同高原冻土融化时渗出的浊流。光影浮现:青藏线零号驿站,清晨五点,天还没亮。周婉骑着一辆老旧的绿色摩托,车后绑着鼓鼓囊囊的邮包,油箱上贴着一张泛黄的便利贴:“最后一程,别死在路上。”
她出发了。山路崎岖,积雪没膝。寒风如刀,割在脸上生疼。她一路颠簸,穿越无人区,跨过结冰的河面,中途摩托车陷进雪坑,她徒手挖了三个小时才拖出来。手套早丢了,手指冻得发紫,指甲缝里渗出血丝。
但她始终没停下。
画面切换:某个偏远村庄,一位老阿妈颤抖着接过一封信,那是她儿子从新疆寄来的,时隔八年。老人跪在地上朝天磕头,嘴里念着经文。周婉站在门口,默默摘下帽子,雪花落在她睫毛上。
再一幕:暴风雪夜,她被困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山口。手机没信号,油料耗尽。她在摩托旁搭了个简易帐篷,靠喝雪水撑了两天。第三天清晨,她爬出帐篷,发现一只藏羚羊站在不远处,静静望着她。她笑了,轻声说:“你也一个人?”
她活了下来。
又一段记忆闪现??她第一次跑这条线,才二十一岁。临行前,未婚夫阿诚拉着她的手说:“我就在这儿等你,三年。你送完这一批特殊档案,咱们就结婚。”
她点头,眼里闪着光。
可三个月后,单位通知她:边境线路缺人,必须有人长期驻守。她咬牙接了任务。一去就是十七年。
每年春节,她都会寄一张明信片回家,地址是同一个。但从没收到回信。
直到去年,她路过家乡小镇,打听才知道,阿诚十年前就结婚了,孩子都上小学了。她站在街角,看了他家窗户很久,灯光暖黄,屋里传来孩子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