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4章 是时候请北平贼王重出江湖了(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哲喃喃道:“我们每天踩着他们修的路去上班、约会、旅行……可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是?。”

张野猛地灌了一口汤,呛得咳嗽起来:“我们歌颂星辰大海,赞美诗与远方,可脚下这片土地是谁一寸寸托起来的?”

赵建国依旧站着,双手插进裤兜,像在抵御某种深入骨髓的冷。

林小满轻声问:“你还见过她吗?”

他摇头:“去年她结婚,我没去。请柬寄到单位,我让同事代送了红包。听说女婿是医生,在妇产科。挺好,以后接生孩子的人,不会再因为路面不平耽误救命了。”

他又顿了顿,声音更低:“前几天我去她小区修人行道,远远看见她在阳台上晾衣服。我想挥手,可手举到一半,又放下了。我现在这个样子……让她同学看见,会笑话她的。”

林小满闭上眼,伸手搅动汤水。那块锈蚀的金属片在锅底慢慢融化,化作一只青铜色的蜻蜓,翅膀上布满细密纹路,像地图上的道路网。它振翅飞起,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轻轻落在赵建国的肩头。

他浑身一颤,却没有躲。

蜻蜓扇动翅膀,洒下的光点如沙尘般融入他的身体。那些深埋多年的疲惫、自责、沉默的付出,仿佛被一点点熨平。他抬起手,第一次主动摸了摸那只蜻蜓,指尖微微发抖。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年轻女人冲了进来,气喘吁吁,脸颊通红。她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赵建国身上,眼泪瞬间涌出。

“爸……”她哽咽着,“你怎么一声不吭就走了?妈说你拿了退休申请书,要去乡下养老?”

赵建国猛地后退一步,像是被人戳中了心脏:“小萱?你怎么……”

“我调了监控。”她哭着说,“看到你来这儿。我就知道,你又要一个人偷偷离开所有人。”

她扑上前抱住他,力道大得像是要把这些年缺失的拥抱全部补回来:“你知道吗?我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画,是你当年在工地休息时画的,画的是我家阳台。我把它裱起来了,同事都说,这是全公司最有温度的作品。”

赵建国僵在原地,眼泪无声滚落。

“你以为我没看见你每次路过学校?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偷偷给我同事塞钱,让我评优?你以为……我真的忘了你给我系红绳的那天?”她紧紧抓着他的手,“爸,我不是怪你不在我身边。我是心疼你,把自己活得像个不该存在的影子。”

她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一个小女孩坐在父亲肩头,笑得灿烂,背景是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背面写着:“三岁生日,爸爸带我看新修的解放路。”

“我一直留着。”她轻声说,“你说你修的是别人的路。可你知道吗?我人生第一条独立走过的路,就是你亲手铺的那条人行道。你不在那天,但我每一步,都走得特别稳。”

赵建国终于崩溃,蹲在地上嚎啕大哭。三十多年的风霜雨雪,三十多年的沉默坚守,三十多年藏在心底的“我不配被爱”的执念,在这一刻彻底决堤。

林小满默默添了一勺清水进锅。

当晚,一段短视频悄然走红。画面是一位女白领在市政热线直播间公开致谢:“我想找一位修路工人,姓赵,大概五十多岁,右腿有点跛。他每年冬天都会默默帮我清理单元门前的积雪。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我家老人说,他总在深夜来看我晾在外面的衣服干了没有。”

评论区炸了。

有人晒出自家楼下常年整洁的盲道照片:“这条道五年没裂过,巡查员说是因为有个老师傅坚持每周义务检查。”

有人上传监控片段:暴雨夜,一个身影在积水路段竖起警示牌,全身湿透仍不肯离开。

还有位快递员写道:“我送过十年货,从来没见过哪个片区路面维护得像朝阳七街那样好。后来才知道,负责那片的老赵师傅,每天提前两小时上班巡路。”

#寻找赵建国#冲上热搜榜首。

更令人震动的是,交通运输部连夜召开会议,宣布启动“无名之路”纪念计划:全国每座城市将选取一条由基层养护工人长期守护的道路,更名为“平凡之路”,并在路边设立二维码铭牌,扫码即可听到该路段养护者的真实故事。

与此同时,多家建筑企业联合发起“红绳行动”:所有一线工人入职时,可自愿登记亲属信息,公司承诺在其子女升学、婚嫁等重要时刻,安排替岗人员,确保父母能到场见证。

一年后,国家颁布《基础设施劳动者尊严法》,明确规定:

一、城市道路养护人员享有与交警同等的执法协助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