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0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海长安微笑道:「我特地寻上司告了假,回来送侄女一趟。方才我回家时,在半路上看到冯家的马车已经出发往皇宫去了。时辰不早,海棠应该出发了。」

冯家千金被指婚给了某位宗室王府子弟,亦是今日许太后赏花宴上的娇客。虽说她这时候出发,稍嫌早了些,但既然已经有人准备进宫了,海棠这边也不好去得太晚,若是落在大部分人后头,倒显得轻狂。

于是胡氏立刻就到前院去查问,马车是否已经套好了,见车夫与随侍的李妈妈和香草都准备妥当,方才把海棠送上了马车,嘱咐了许多话,又让几个随从行事谨慎小心,万万不可在宫中犯事,连累主家。

车夫邱树根虽说也是大户仆从出身,但还未办过送主人进宫的差事,如今很是紧张。李妈妈与香草更是从未想过,自己还有走进皇宫大门的一日,更是紧张得话都说不出来。听了胡氏的嘱咐,他们越发紧张了,就怕自己不小心出了什么差错。还是海棠看出了他们的异样,心平气和地劝说:「没事,不就是驾驶马车进皇城去吗?这段路那么近,又是平直宽敞的大路,还能出什么岔子?邱叔只管听从皇城禁卫的指示行事,他们怎么说,你怎么做就是了。李妈妈和香草也不必害怕,你们只是随我进宫,但不会跟我进寿康宫正殿的。到时候自有宫人来安排你们,你们听令行事,别到处乱走,别随便说话就行了。」

她好歹是要嫁给太后亲外甥的人,在太后的寝宫里,有谁会不长眼地特地招惹她?那是打太后的脸呢!

邱树根与李妈妈母女听了,总算稍稍冷静了些。

海长安见诸事准备妥当,便出门上马,走在前头,护送侄女出行:「走吧。一切有我呢,我还能让你们走错了地儿不成?进宫之后,我也会托相熟的同僚照应你们,不会有人寻你们麻烦的。」

邱树根闻言,更安心了几分,下意识地就使出了素日的好车技,平平稳稳地驾驶着马车,跟在海长安马后,往正阳门大道的方向驶去。

有海长安引路,海棠一行人平平安安地进了皇城,顺顺利利地进了宫门。随后她主仆三人就被寿康宫派来引路的宫人接手了,海长安与邱树根都只能停留在宫门外,目送她们走进重重宫宇。

海棠不紧不慢地跟在宫人身后,转头看向与自己同路而行的张家旁支千金张迎凤。对方也转头望了过来,两人对视而笑,互相友好地点头示意。

第1088章小宴

赏花小宴摆在寿康宫前殿。殿前宽敞的长廊下摆满了盆栽的奇花异草,廊外还种着开得正好的红梅花,廊内廊外弥漫着扑鼻的馨香,令人闻之心旷神怡。

宴席就摆在与长廊相连的大殿中,殿门大开,所有人坐在殿中席位上,转头就能看见殿外的花草。这赏花小宴,确实是名实相符。

海棠到达殿中的时候,席间已经有了三四位闺秀,不过大部分人都还未来,许太后也未见踪影,只有数名宫人侍立在旁。

海棠转头与张迎凤对视一眼,纷纷上前与已经入席的几位闺秀见礼。张迎凤与这几位似乎是熟人,聊得更好些。海棠与她们客客气气叙过礼后,便在宫人的引领下,去了自己的座位,并没有因为众人闲聊时冷落了她,就露出什么不高兴的表情来。

她静坐在席间,不紧不慢地打量着殿内的摆设,又转头去欣赏殿外的花,怡然自得。

几位闺秀在小声说着话,也不知道是不是聊到了她,张迎凤约摸是想到曾经与她同路进宫的关系,特地给她递了话头,要邀请她加入群聊。海棠半点异样都没有,很自然而然地就融入了她们的话题。她们聊着聊着,便也觉得海棠这个陌生姑娘性情挺好的,与她们颇为投缘了。

不一会儿,其他受邀的闺秀也陆续到了。这些闺秀多数在京城长大,彼此出身背景都近似,往常也时有相见的机会,不管各人彼此关系如何,基本上都是熟人。在这当中,也只有周雪君丶吴琼与海棠三人,是彻底的生面孔。不过前两者都是皇亲国戚,出身勋贵高门,后者也即将成为太后的外甥媳妇,都是得了先帝赐婚的闺秀,以后肯定会与众人常来常往的,因此也没什么人会在这时候跳出来,做些势利眼挑衅人的勾当,惹人不喜。

那就太蠢了。

众位闺秀入席后,许太后也在宫人的簇拥下出现了。

海棠借着行大礼拜见太后的机会,悄悄打量了她几眼,发现许太后果然如麻嬷嬷曾经说过的那样,并不是什么天香国色的容颜,只是秀丽温婉,瞧着就十分温柔和善。

许太后虽是太后之尊,但举手投足间,并不会显露出明显的太后威仪,反倒和蔼可亲,瞧着就象是自家慈爱的长辈一般,令人不知不觉间,就在她面前放松了心神。本身家教严谨的闺秀,还能维持着端正的礼仪;可生性活泼丶在家被宠爱惯了的几位,已经忍不住露出几分本性,甚至敢对着太后撒起娇来了。

许太后也不以为意,始终面带微笑,对所有人都包容有加。她似乎对每一位闺秀都十分了解,知道她们的家世出身丶父母亲族丶才艺喜好……她夸奖每一个人,都能夸到点子上,令人心中喜悦,只觉得自己与旁人不同,而且特别得太后看重。

比如许太后夸奖海棠的时候,就夸她祖父驻边多年,为西北边军立下汗马功劳,又赞她先父是国朝英烈丶战场英雄,夸她兄长有乃父之风,是武进士中的翘楚,一入仕就接连立下大功,日后必是国之栋梁。许太后还夸海棠自幼随探花郎读书,文武双全,女红出众,品性正直,为人仁善宽厚……总之,许太后夸的每一个字,都是在清楚地了解到她的身世经历后,才夸出口的,绝对不是泛泛而谈的套话,令人听了就高兴,知道太后「了解」自己。

海棠一边恭敬地行礼谢过太后的夸奖,一边在心中暗叹,能在先帝这种心思别扭的帝王手下成为最后赢家的女人,尤其还是从已婚的失势皇子乳母爬到当朝太后位置上的女人,果然不是寻常之辈。哪怕如今许太后已经高高在上,成为这个国家第二尊贵的女人,面对一班即将成为自己晚辈媳妇的小姑娘,她也没有半分轻忽怠慢的意思,还会十分仔细地提前做「功课」。如此努力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成功的。

等到太后夸奖过每个人,也让每个人都了解了其他受邀闺秀的情况,赏花小宴总算进入了正题。

花很香很美,菜色也都十分美味,太后引起的每一个话题,都能引起所有人的热烈讨论。席间有人提议以花为题来作诗,没人反对,大家都纷纷施展自己的才华,与一众同龄闺秀暗暗较劲,力争夺魁。

不过,就算众人要比诗词才学,做裁判的也是太后娘娘。太后希望大家能一团和气,最终评定三人同列榜首,其馀人等也不差,自然也不会有人不服。

既然诗词比不出个高低来,便又有人提议弹琴吹箫,比一比才艺,只当是给小宴助兴了。这回同样没有人反对,立时便有几位素有才名的闺秀主动站出来。太后娘娘也笑眯眯地看着,还命宫人取来宫中珍藏的名琴名箫,毕竟名器还得要真正的才女来用,才算是配得上。

几位娘家与未来夫家都颇为显赫,素日就喜欢在闺阁中争先拔尖的闺秀,又一次比拼起来。她们是如此的耀眼,其他人都退避三尺,只能睁大了双眼,用惊叹不已的目光仰望着她们了。

坐在上席的太后娘娘,始终面带微笑地看着,仿佛心情正好。

没人知道,她心里对此十分不耐烦,只觉得先帝都是怎么挑的人?为何要给诸王府世子挑选如此不安分的媳妇?若是这些闺秀还未有人家,为了求得好姻缘,特地在宫中贵人面前显摆自个儿的才貌,也就罢了,可她们都已经有了夫家,还是无法改变的先帝赐婚姻缘,那还有什么可显摆的呢?就算争得了第一,又能代表什么?这种爱争先的性格,真叫人不知该说什么好。

许太后不由得想起了太皇太后与先帝曾经说过的孙贵妃年轻时的事迹,后者就是个从年轻时就一直才貌出色,而且不肯认输,事事都爱争先的女子。先帝曾经为这样的她倾倒,珍之重之,却苦了后宫的其他女人。许太后也知道,若不是先帝膝下几乎绝嗣,没有合适的皇位继承人,而且孙家行事又越发过分,已经影响到了帝王的权威,而她又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皇嗣,先帝兴许还不会冷落孙贵妃,转而偏宠她。

她是靠着儿子才能在宫中站稳脚跟的,无论是先吴皇后留下的七皇子,还是她亲生的八皇子,都是她最大的助力。可先帝真心爱重的,始终是孙贵妃。如果孙氏不是自己作死,六皇子又早夭,她绝对没有上位的希望。

许太后想到自己的过去,她原是盼着过太平安稳的日子的,从来没想过要争什么君宠皇位,是孙贵妃与孙家咄咄逼人,非要将她逼上死路。她为了自保,为了儿子,才不得不争。可她心里厌恶那等爱争先的女子,只觉得那样的女子就是祸乱的根源。无论是什么人家,娶得她们进门,就注定无法清静!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