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魏若来心头一喜,忙答:「若您肯给我,我可寻外媒密友发送至香港乃至欧美。只要能避开日本宪兵审查,这些证据或许能让世界看清真相!」

史密斯黯然:「若真能做到,拜托你了。我不想这些死者冤魂被掩埋在谎言中。」

他们简单交换情报,那份相片中还隐约捕捉到一群穿白色制服的日本军医在江岸营房走动,看似做某种实验调配;

为首的那个身穿防护服的女人,极可能就是此前多次传出「生化实验丑闻」的早川英子。

即便确凿证据还不充足,但如果广而告之,足以吸引更多目光,引发国际社会的警醒。

在如何获取相片的问题上,苏漫漫拥有绝对的优势,由她承担主力。

史密斯没法陪同她回去寻找,因为没有人类能通过那么严密的封锁,当然,黑猫除外。

史密斯藏东西的地方,在犹太难民营的标志性建筑——圣约翰教堂。

他还能再高调点吗?据说他根本没机会跑到其他地方,多亏及时跑进了教堂,才活了下来。

明天一早他们都要被遣返回国,不可能随身带走那个凝结了同事丶好心人冒生命危险拍下的照片和撰写的笔记。

这些东西就藏在圣约翰雕塑的底座下面。那里有一个隐秘的地下空间,以前是摆放灵柩用的,几年前封死了。

史密斯到的那一天,正巧工人师傅正在维修,那个地窖敞开着。

等他把东西放进去之后,工人回来就把地窖口封死,重新刷好漆。谁也不知道,地下还另有干坤。

史密斯也毫无办法,只能日后伺机而动。

「交给我吧。」苏漫漫满怀信心地说道。把圣约翰的脚垫砸开,进去掏东西,这活儿,黑猫尊者可以干的。

只要别被人逮到就好。「我给你望风吧。做接应。」魏若来说道。

「别了。」苏漫漫想到之前自己拽着他狼狈跑路的样子,就尴尬得脚趾抠地:「这属于我的商业秘密,概不外传,你回避吧。」

第179章圣约翰雕像的秘密(上)

犹太难民营里住着数千从欧洲辗转逃亡而来的犹太难民。

因为国际组织的干涉以及蒋政府的支持,难民营得以建立起来,后期也吸引了不少媒体记者和摄影师前来报导。

在战争初期,极为重视国际形象的日军,企图继续在国际社会保持「和平之师」的虚假形象,因此,他们对难民营虽然耿耿于怀,但并未下手治理。

南京事变之后,当地的欧洲传教士依靠国际卫生组织的支援,逃出了地狱。

上海的「犹太难民营」是唯一一个靠近南京,且受到国际组织推荐的难民收容地,因此,他们暂时进入此地休整,等待签证手续完备后离境。

日军如临大敌,在此地增设数道岗哨丶拉铁丝网围闭,任何人欲进出都要接受严苛盘查。

为了避免这些人聚集,特高课临时封锁了难民营的标志性建筑,圣约翰大教堂。

将这些临时避难的人都赶到了教堂外的广场上。他们不得不在此搭设帐篷,风餐露宿。

圣约翰大教堂曾经是英国圣公会或某基督教派建筑,后来辗转被犹太人临时借用充当礼拜与避难所。

其穹顶与哥德式尖顶在上海夜空下十分显眼,但因战火破坏而显得破旧不堪。

当下,教堂前方被数排铁丝网层层包围,两个岗亭丶十数名宪兵持枪巡逻,外加警犬搜嗅。

任何想潜入的人类几乎无处遁形。再加上进出通道只留一个铁门,无证者不可通行。

英国传教士史密斯曾多次试图进入,取走那些凝结了教友们心血和生命的「南京真实影像资料」,不但没有成功,还屡次遭遇生命危险。

「这里,没有人类能潜入。」他对苏漫漫和魏若来叹息道,「教堂是他们重点防范之地。

我猜可能国际组织里有人走漏了风声,但又不确定资料的准确位置,所以才会这样兴师动众地大范围封锁。

除非变成飞鸟或地底爬虫,否则休想越过层层封锁。否则,就不要想了,命都可能丢掉。」

苏漫漫:呵呵,飞猫也是可以的!

在离铁丝网不远的废墟小巷里,一抹纤瘦身影静立雨中。苏漫漫紧握拳头,看向那「难民营入口」那星星点点的灯光。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