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页)
被拒有怨气很正常,却不能仗怨气做鬼事。
快打烊了,店里没什么生意,只余一两桌散客还在喝酒。虞蘅便不再进厨房,倚着柜台感慨少年心事,顺道也祭奠了祭奠自己上辈子还没露苗头就被扼杀在摇篮里那些个校园爱情。
呵……还得多亏了当日尽职尽责班主任,才能有今天这么一朵茁壮的“牡丹”花。
谢诏已经很习惯地走进虞记。
一脚踏进,才想起母亲今日并未有嘱托他带些什么吃食。
罢了……来都来了。
这般说服着自己,一抬首,便见虞蘅姿势不甚雅地猫在柜后,昏黄灯下,俏脸半掩。
有些诡异的是,正值妙龄的少女,怎会露出祖母那般年纪才有的缅怀?
谢诏怀疑自己是过于疲惫,看错了,用力闭闭眼。
……
竟然有些慈蔼。
第37章蒜泥白肉、四喜丸子
从正式搬过来起,孙娘子那边便退了租。虽结束了租赁关系,仍是很好的朋友。
孙娘子跟郑官人来捧场,打眼端详她这脚店,着实可喜。
看见她就想起自家小妹,郑官人心里颇有些感慨。围屋绕了一圈,点点头:“如今这样好,宽敞,先前到底小了些。”
他住惯了郊外的大屋,进城见这些小**仄空间,坐立都不自在。
孙娘子瞥一眼自家不会说话的官人,万分嫌弃:“古谚讲得好,饭要口口吃,路更得步步走。换做你,怕不是还不如人家,还有脸在这挑拣。”
“你何苦在外边奚落我,落人面子。”郑官人抱怨。
眼见就要拌起嘴来,虞蘅忙用饭菜堵上了二人的话。
桌上摆了好些酒菜,有焖鱼有烧羊,郑官人却逮着那拳大的肉丸不放,应当是豕肉罢,嫩得出奇,却不见油腻,夹些脆生生口感,肉里又带笋香气。
一碟里四丸,郑官人下酒吃了三个,还想伸筷,被孙娘子偷偷掐了腿。
“嘶!”这一掐下去,郑官人酒醒了大半,也知道不好意思了,替自己找补,“这豕肉圆子怎么做的,我觉得好,倒想买些回去,与家中老娘吃。”
虞蘅当然不让他买,直接将做法秘诀说与二人听:“取材要精,买新鲜嫩肉,最好是三肥七瘦,肉上不可有经络。”
“多切少斩,切得越碎越好,再略剁几刀,加葱、姜汁子去腥。”
“要想蒸出来丸子形整不散,捏搓前抹些芡粉在手上……下锅去,炸黄便捞上锅蒸,大火蒸半时辰,差不多也就行了。”
孙娘子先前听得已经咂舌,恨不得拿纸笔记下来,只等回头做给家中老小露一手,乍听她说“差不多也就行了”,不禁笑了:“怪道你挣钱,费这般手艺、心思去烹,只光听着,我都晕了,竟还说‘也就’。”
阿盼点头如捣蒜,那些客人来了,只知道甩开腮帮子吃,嘴里叫着“豕肉也有这般好味”,哪里知道豕肉买回来要经这老些功夫!
虞蘅替她添了碗饭,笑道:“娘子有福享,不必跟我似的操劳,还不好?”
因肉里不羼芡粉,只在手上,这样蒸出来的四喜丸子,表面炸过有些紧绷,内里却嫩得与豆腐没什么分别,便是郑官人掉光了牙的老娘也能吃得动。
四喜丸子这东西,能一年吃到头,不分季节,也能随时节往肉里加些碎虾、荸荠、萝卜,不过在店里卖,考虑到众口难调,虞蘅便原原本本保留了其本味,只在蒸屉里垫上一层转刀冬笋块,借个香气。
笋是鲜物,揭开笼屉,整个屋子都飘香。蒸碗里还浮着层油,爱清爽的便拿勺撇去,爱香腴的,要虞蘅说,用这汤汁子浇在饭上,那才叫香。
与虞蘅英雄所见略同的,是先前为一碗炖肉白赠一幅字的闵先。
与文人间的大势相悖,这闵老先生爱极了豕肉,尤其爱吃猪头肉,虞蘅看他打扮便知道,哦,这又是个“苏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