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病历有修(第1页)
季临安之疾,算来应有十余年,来药王谷便治了数年,始终未能痊愈。
当然,这些关长乐屁事,她其实另有打算。
翻看这位季二公子病历很特殊:药王先当弱症治,疗效一般;又当中毒治,气血更虚,晕厥更频繁。最后只能又改回弱症。
如今难点在于定位毒素,找到毒源。
辛夷道:“中毒途径不外乎口服、熏闻、外创。师妹昨日为他探针,又觉得如何呢?”
“经筋络脉探了个遍,都没有。”
季临安已是第三次来。每回银针扎下去,脉象都干净得像被水洗过,像是老天爷专门跟药王谷较劲。
辛夷师兄又认真道:“祖师爷曾提过,他翻弄蒲公英时被木刺扎伤。十日后肿得厉害,最后偏偏是蒲公英捣了汁敷上才好。他说,良药能变毒,毒也能当药使。这二公子常年服补药,会不会……这毒就藏在那些补汤里?把所有补方停了试试?”
这法子师父早试过了。
长乐“唔”了一声——这些讨论,于她而言,净是废话。
据她近年的蛰伏,世人即便听闻“血晶煞”一词,却不知其具体用途。当年闾公给这名字起得就不好,但凡叫个“百毒不侵又延年益寿秘术”,保管个个都来无相陵打破头。
季临安头回来求医时,自己身中毒蛊一事还瞒着师父。
经年体验下来,长乐的治法简单粗暴:管他什么奇毒怪病,她掌心血炼的那点血粉就是克星。
直接喝就罢了!每日灌他一大碗下去,连灌七日,若这都治不好,闾公怕是要掀棺材板爬出来。
再不济,去无相陵取蛊种,喂季临安吃了,割自己的掌心血灌他脖子,再跳场大神。
他这辈子就和自己一样了。
这些全都是绝妙主意,只是一个也办不了!
且不说每日都要放她一碗血,单让季临安喝血这事儿,就够惊悚——他们传出去怎么办?
再者,药王经年没辙的顽疾,被她个小神医治好——也太扎眼了。
最要紧的是,如今仇家不明,季临安再为贵胄,又怎样?关她屁事。
所以她早打好了算盘:表面按中毒治,暗地里在药汤里掺点血粉吊着命。既不担风险,也不致病情恶化。
今日联诊,只需要诓骗辛夷师兄不起疑心。
“先前的方子全停了吧,”长乐语气一本正经,“开一剂龙胆汤,加旋覆子和代赭石。”
辛夷琢磨:“他热毒不重,旋覆子不如换成黄柏更对症。”
“那就听师兄的。”
诓骗很顺利——旋覆子可有可无,她真正要的是代赭石。
这药暗如牛血,入水便沉底结渣。
把血粉兑进去,可以蒙混过关。
每旬掺一碗,慢慢调理。你好我好大家好,多省心!
讨论就是这样深刻又草率。不知觉,二人已走到东院。
*
天色将暗未暗,屋中如往,季氏两兄弟坐着,一闲人站着。
他们见辛夷和长乐进来,有人微笑,有人傻笑,还有人冷着张脸,一言不发。
季长公子似乎还在为昨日被推下塘的事生气。不过自觉理亏,只能暗自腹诽:罢了,大丈夫何必与她计较。
只是他手中拿着一封将拆未拆的信,双指一拈,便知内附两张信笺——这是邺城密信惯用的“阴阳信”。阳信用软宣书写,内容可直阅,不涉机要;阴信则是硬折卡,表面是寻常祝语,沾水后墨迹消融,方能显露密文。
季长公子正欲拆信,忽见长乐提笔,按模板登记新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