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040(第1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林静照始终是她的假名,江杳才是真的。她和陆云铮青梅竹马自幼有姻缘之好,她爱的人是陆云铮,她永远是陆家妇。

朱缙对林静照谈不上怜爱,暂时的利用罢了,连侍寝都是对她的一种惩罚,为的是折断她的傲骨,使她屈服。

如果有朝一日懿怀太子的事水落石出,她再没有利用价值,他会毫不吝啬地把她还给陆云铮,成全这对苦命鸳鸯。

即便因为种种政治原因,她这颗棋子用废了后需要被灭口,他也会成全她的哀荣,死后给她和陆云铮合葬。

他确实没有爱上她,没有非她不可、这辈子都缠着她的意思,这点她可以放心。

现在,他还不能放过她,不能放她走,也不会赐她死。

懿怀太子的事,需从长计议。

她是懿怀太子最大的软肋,最大的线索。有她在,那位侥幸逃生的先太子迟早会重新露面,自投罗网。

朱缙见她带回去。

林静照知趣地没再问凤仪宫的事,问也没有用,心知二人逢场作戏的本领都是一等一的。她既是侍奉君王的走狗,君王怎么吩咐,她悉听遵命便是。

她亲眼目睹了皇后的落败,高高在上地陪在君王身畔,好似胜利者的姿态。

实则她有些羡慕皇后,马上能从这间富贵牢笼中解脱了,而她还苦苦熬着。

薄暮中,帝王贵妃二人的背影成两行,乘着銮驾,渐渐离去。

第37章薨逝皇后薨。

凤仪宫失火的原因最终被礼部归结为宫女打翻烛台,涉事宫女被拉出来杖毙。卷宗送至御前,御笔朱批通过,此案审结。

回顾办案过程,内阁的当家人陆云铮因廷杖在家养病,无法出面,所有重担皆由礼部江浔一人承担。

众人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江浔亦受了同等的廷杖,比陆云铮更老迈衰弱些。怎么江浔能带病当值,陆首辅就不能?

朱缙将江浔召至御前,优诏慰劳,前日因刺客之事降下的种种责罚不提了。

江浔跪地叩谢皇恩浩荡。

他早知道君恩如阴晴圆缺变幻的月相,恩威莫测,只要尽心尽力地事主,以柔上邀帝意,早晚有出头之日的那天。

岁月如梭,旧臣中周有谦等人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唯他一人屹立不倒。

郭阳也馋首辅之位,趁机进言道:“陛下,江大人固然勤勤勉勉堪为百官表率,他的女婿陆云铮陆首辅却托故不来,将朝廷大事置之不理。”

朱缙抚着那厚厚一摞弹劾陆云铮的奏折,道:“那就让首辅多歇息些时日。”

郭阳一怔,未料圣上如此宽纵。

“陛下,可近日来诸般票拟事宜无从着落,微臣等实在惶恐。”

朱缙竟置不问,让几位次辅分担。

帝王之尊如同高堂,总览全局,驭下或紧或松,或赏或罚,或贬或杀,皆有一把尺子。陆云铮近来虽有抗旨之嫌,并无大错,之前又立过大功,若就此以违罪论死,恐震得朝野不宁,使天下有识之士莫敢前来效忠。

因而对于这位年轻气盛的新人首辅,朱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皇后居于偏僻的仁慧宫中,烫病缠身,高烧不退,备受宫人的冷落和白眼。

太后有心庇护皇后却力不足,折腾着许多日奔波疲惫,亦病倒了。

仁慧宫处于修缮之中,耗费颇多。事发突然,工部并没有这方面度支,只好奏请圣上,请求仁慧宫的修缮经费。

圣上的批答很简单,只有寥寥四字:自行解决。

工部不知所措,泱泱三万两白银,如何自行解决?

请开京库银两,圣上驳回。

请支内帑,也就是皇室的私房钱,更被圣上连章驳回。

圣上喜欢密疏和告讦,对这等不疼不痒的度支问题,一贯漠然置之。

新任大理寺卿顾淮,上奏先将营造昭华宫的钱款挪来修缮凤仪宫。毕竟昭华宫只是一介妃子的住所,营修仅仅娱乐之用;而凤仪宫是国母的住所,遭火焚害,修缮迫在眉睫。

敢说出这番话,此人也着实有胆色。

满朝三公九卿皆知皇贵妃是陛下的心头肉,冒犯了一点就要倒大霉,顾淮竟说把皇贵妃的钱挪来给皇后修宫。

圣上果然不悦,令群臣再议以闻,将顾淮廷杖五十外加降职三等。廷杖是拖出午门打,当着人打,以儆效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