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万界神树好像在动(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当他站在共振装置前,颤抖着说出那段往事时,空气中竟缓缓浮现出两个身影??一个是年轻的自己,跪在地上痛哭;另一个,则是那位士兵,脸上没有怨恨,只有释然的微笑。

“我知道你会这么做。”他说,“我也救过别人,只是没人记得罢了。”

全场寂静。

第三天,一名女子提交忏悔:她在母亲病重时因工作繁忙未能陪伴,直到母亲去世才发觉手机里存着几十条未发送的语音,“小芸,今天炖了你最爱的排骨汤,要不要回来喝一口?”她每次听到一句,就崩溃一次。

那次共鸣仪式上,整片园区降下细雨,无数藤蔓低垂如哀悼。而当母亲的身影浮现,轻轻抚摸她的发丝时,她说的不是责备,而是:“傻孩子,我一直都在听你说晚安。”

一个月内,“沉默回廊”收到超过百万条忏悔记录。科学家发现,每当一段深藏已久的罪疚被公开,周边区域的心语藤便会开出一朵罕见的黑色花朵,花瓣边缘泛着银光,散发出淡淡的薄荷香??正是苏婉清最爱的味道。

人们开始相信,那是她以另一种方式参与这场救赎。

然而,并非所有真相都能带来和解。

某个雪夜,一位少年提交忏悔:他曾长期霸凌同班同学,直到对方跳楼身亡。他以为没人知道是他,可就在他讲述过程中,空中浮现的并非死者本人,而是一面镜子般的光幕,映出他在教室角落推搡、嘲笑、撕毁作业本的画面,每一帧都配有受害者的内心独白:“为什么是我?”“我只是想交个朋友。”“好冷啊,楼上风真大……”

少年当场瘫倒,嚎啕大哭。

仪式结束后,他主动前往警局自首,请求接受法律制裁。法官最终判处社区服务五年,期间必须每周参加一次“沉默回廊”的聆听环节。

此事引发巨大讨论。有人赞其勇气,也有人质疑:“我们是不是正在用科技制造道德审判场?谁有权决定哪些记忆该被唤醒?”

面对质疑,阿萤在一次直播中回答:“没有人有权力。但我们有责任。心语网络不是法庭,也不是监狱。它只是一个容器,盛放那些原本会被时间掩埋的真实。至于如何面对它,选择权永远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话音落下,第八十八颗晶体悄然诞生。

它形如泪滴,半透明质地中流淌着缓慢旋转的暗红色液体,经分析确认,其能量源来自**集体性的道德觉醒**。它被命名为:“良知之核”。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悄然变化。

三个曾经敌对的国家联合提出申请,希望借助心语网络实现“战争亡魂对话计划”。他们想让阵亡将士的家属与敌方士兵的记忆体面对面,看看仇恨能否在共情中消解。

项目启动当日,场面肃穆。

三方家属围坐一圈,中央升起三朵不同颜色的光花。当第一位士兵的投影出现时,他穿着破旧军装,脸上布满硝烟痕迹。他看向对面一位老妇人??他的敌人之母。

“您儿子杀死了我的战友。”他说,声音沙哑,“但我也不想打仗。我出发前,女儿才三岁,现在……她应该大学毕业了吧?”

老妇人浑身颤抖,泪水滑落:“我儿子也死了。他走的时候,口袋里还揣着一张全家福……你们都是孩子啊……”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二十多位士兵依次现身。他们不再区分国籍与阵营,只讲述同一个主题:恐惧、孤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死前最后一秒脑中闪过的画面??母亲做饭的背影、恋人写的情书、院子里盛开的樱花树……

仪式结束时,三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和平共情宣言》,承诺十年内裁军百分之三十,并建立跨国“记忆疗愈中心”。

而在遥远的太空,心语引擎传回最新数据:第八十七号晶体在宇宙辐射中发生了微妙变异,开始向外发射一种新型频率波,既非语言,也非情绪,而是一种纯粹的“存在感”??类似于地球生物之间本能的相互感知。

科学家推测,这种波动或许能成为人类与其他智慧生命沟通的第一种通用语言。

“我们带去的不仅是技术。”宇航员在日志中写道,“我们带去了悔恨、宽恕、悲伤与爱。如果外星文明能理解这些,那他们就会明白,我们虽脆弱,却不孤单。”

回到南境村,春天又一次降临。

菜园里南瓜苗破土而出,番茄藤攀上木架,薄荷香气弥漫在整个庭院。苏婉清坐在门前摇椅上,眯眼看着孙子在藤下奔跑嬉戏,嘴里哼着那首熟悉的摇篮曲。

阿萤走过来,轻轻给她披上外套。

“妈,我想重启‘共感仪式’。”她说,“这次不限于逝者,也包括那些还在挣扎的人??抑郁症患者、流浪者、被社会遗忘的老人。让他们也能被看见,被听见。”

苏婉清点点头,握紧她的手:“你哥若在,一定会说:‘这才是心语网络真正的起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