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页)
之前住在院里的宋参谋夫妻都吃食堂,厨房的灶台估计很久没用过了。后勤部的房管员提醒贺衍开一开火,试试烟囱,不行的话尽快安排人来修。
贺衍马上要去九旅出个几天短差,便准备下午试试灶膛通火。
既然要烧灶台,那就顺带做点儿吃的吧。食堂的饭菜虽然管饱,有荤有素,多吃几顿却没啥滋味,苏麦麦这几天馋坏了。
到家后,她拿出贺涵送给自己新婚礼物的一套玻璃小碗,将酸奶分装在几个小碗里。这种老式的酸奶浓郁醇厚,还会拉丝,正好有黄桃罐头,苏麦麦把罐头汁在表面上淋一层,就稠度适中了。
然后再撒上她用案板和刀背碾碎的花生粒、坚果仁,将猕猴桃切成四方的小果丁,和饼干碎、几颗葡萄干一起在表面嵌上一层。
酸奶独特的口感中,融入了饼干酥脆的香味,坚果的嚼劲儿,还有水果的酸甜滋味,不仅养眼还勾引味蕾啊。
苏麦麦:“铛,绝味酸奶碗已就位,你们谁先来尝尝?”
“我先,我先。”贺昀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挤上前来。小家伙用勺子舀了一口,陶醉得眯起眼睛,把脸扑近碗边:哇——
他在乌市时,奶奶每天催他喝牛奶,可他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酸牛奶呢!
贺昀吧唧着嘴巴:“太好吃了,小麦妈妈好厉害啊,我要和奶奶报告。”
贺衍工作拼命,两岁多把他领回家来后基本都是彭老师在照顾。小孩儿认人,他出来几天,又开始想奶奶了。尤其今早上醒来,张口闭口就是爷爷现在干嘛,奶奶现在干嘛。
苏麦麦调配成品优秀,心满意足啧叹:被美食唤起的多巴胺兴奋起来了,便宜儿子说话真滴甜。
贺涵瞧着这一幕,也好奇地凑过来端起一份试试。她原本是喝不惯酸奶的,因为觉得像变质。也不咋会做饭,部队总医院太忙,平时在家的时间少,吃个什么基本都是丈夫余老师掌勺。
也不知道小麦怎能弄出这么多吃法,一个小姑娘家,上回在珊瑚宾馆食堂里她教大厨做的酸辣饺子和苏州灌汤小笼包,都成宾馆旅客必点的新菜品了。
贺涵吃了一口,又舀了一勺在舌尖细细琢磨,那酸奶的稠腻感与变质感竟然在苏麦麦的调配下,越发地品尝出诱人的滋味儿来,她心里对苏麦麦的赞赏就又更多了几分。
贺衍到家就换下军装,挽起衬衫袖子,马不停蹄地开始试灶火了。再往后天气转凉,洗脸用水都该要烧热的,到时候他在战术演练不能回家,要趁早把这事儿给苏麦麦解决了。
先用木屑子在灶膛里生起火,试试锅灶能不能导热,再看是否能正常排烟。
柴火是他那天买家具时在木器厂一块儿拉回的,木屑起火容易,废木头块则格外耐烧,哪怕烧成炭了还能维持很久的热量。
贺涵深知她这个四弟,平时不谙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里劝他结婚,他就哼两句知道了事。没想到现在做起这些却有板有眼,熟门熟路啊。
看他站在外面的长梯上疏通烟道,浓烟熏得那洁白的衣领和肩头一片黑灰,呛得轻咳。
贺涵端着碗走出去,调侃地问道:“怎么样,结婚有家的感觉还不错吧?”
贺衍低头扫了眼她的碗,漠然答:“没结婚与结婚,各有各的过法,谈什么可比性。”
切,行动比嘴巴诚实,没见过他对家务事悉心照应的时候。
那都是护他的媳妇,成了婚他就罩起来了,舍不得自己的人辛苦。
贺涵又说道:“我明天就回去了,小瑗想我的不行,催着我赶紧回。我想了下,贺昀我就先带回去,一方面妈也舍不得一下离开他,上午在电话里还念叨呢。另一方面你和小麦刚结婚,生活上还需多磨合,你又要去演练了,我怕她忽然之下太辛苦。先带回去,等你演练结束再商量吧。”
余小瑗是她八岁的小女儿。
贺涵还想说的是,就他们院里的这个马大嫂,看着不太像个善茬。昨天分喜糖,那么多嫂子孩子愣是杵在外头踌躇不敢进院子,还隐隐有听说马大嫂不待见小孩,都避着她走。
贺涵便担心,苏麦麦温温柔柔的,万一被欺负了怎么办。
贺衍自然是希望能让贺昀留在身边的,但这必须经过苏麦麦的同意。遂应道:“这样安排也好,到九月开学后再看看情况。”
贺涵一笑:“我走后你可对媳妇儿好些,这是妈一再嘱咐的,不能凶不能太严肃。”
没想到酸奶碗果然好吃,贺涵走回屋,准备向苏麦麦讨教讨教,回头也让老余试着做一做。
苏麦麦教完二姐,其实方法很简单,酸奶是基础,至于搭配的罐头汁和水果、坚果等食材,就可以看个人的口味灵活搭配了。要是能冰镇下吃则更美味。
她听着外面屋顶上的轻咳,贺昀这会儿已经吃饱满意地上床午睡了,卧室门窗都掩实起来。苏麦麦走出去,看见贺衍站在梯子上的两条长腿,蓦地联想到昨夜抱了大半晚,被自己大腿搭着的男人硬朗身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