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40250(第1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赵章点头,“理论上来说是的,像是涡轮增压还没有达到极限,更大的压力也的确能提高发动机的烧烧效率和动力输出,但是材料撑不住,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增压会破坏发动机的结构,反而舍本逐末。”

“一旦材料跟上,发动机就能……”

赵章没干说拿出纸笔给苏海炳演算,为什么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还不是因为很多东西都能算出来。

赵章先给他算了增压的,还有将发动机重量减轻的等等,总之发动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他和苏海炳的讨论吸引了魏书记和姚厂长。

姚厂长带着魏书记在厂里走了走,由于是午休时间,上工情景看不到。

所以走了一个多小时去厂长办公室坐了坐,聊了聊,到了上工的点他们又出来了,本来魏书记是想到技术部看一眼,结果看到和苏老先生说话的人那么年轻,就走近了。

姚厂长跟在后面,本来还注意魏书记的,后面净听赵章讲话了,虽然他很多都听不懂,但是发动机性能能更好他听得懂啊。

XU-1号多厉害啊,还能更好,姚厂长直接被赵章的话迷了眼,哪还记得魏书记。

一直到他们结束,姚厂长才发现自己让魏书记在这站着听了那么久,瞬间汗流浃背。

魏书记没看姚厂长,他看着赵章,“那你看如何提升材料?”

赵章:“我不学这个。”

姚厂长汗死:许组长你说的也太直白了一点,你知道站在面前的是谁吗?魏书记,A市一把手。

苏海炳跟了一句,“术业有专攻。”

他觉得魏书记不会为此计较,因为事实就是如此,但是他看到姚厂长那紧张的样子了,免得他在他们离开后影响赵章,便出面解释了一下。

苏海炳又拍了拍赵章的肩膀,“发动机领域有你我就放心了。”

在魏书记眼里赵章无疑是个人才,已经放在比较高的程度,但是听到苏海炳这句话瞳孔不禁放大。

苏老先生是国内发动机领域最权威的存在,这句话的意义非同一般,这是说明赵章要成为发动机领军人物。

他怎么可以?

魏书记打量着赵章,似是要在这年轻的脸庞,不算宽厚的身板上看出个究竟。

同样知道苏海炳身份的余总工也为此惊讶了一下,但也只是片刻,毕竟赵章给机械厂带来了太多震撼,他甚至觉得他不仅能引领发动机领域,在其他领域也不会逊色。

所以与其说这是苏海炳对赵章的肯定,不如说是对他的赞美,因为他本就可以。

姚厂长:???

这位到底是谁?

等魏书记他们走后,姚厂长从余总工嘴里知道苏海炳的身份呼吸都停住了。

“那?那位?苏老先生!”是他知道的那位?

看到余总工点头,姚厂长回想起他对赵章的评价,他小心脏跳的特别快,果然啊,果然他们机械厂真的要腾飞了。

第245章举报老师的受恩学生(33)

这人还是他招进来的,还给了他足够发挥的空间,这怎么能不算他的政绩。

姚厂长像是睡了三天三夜,容光焕发,厂里工人都在猜测他是不是要抱重孙子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姚厂长听人说了,给了他们一个你们不懂的眼神。

抱重孙子固然令人高兴,但是还是没有前途似锦让人身心舒畅。

*

魏书记他们来了好像有点不一样,其实也没什么影响,他们离开后机械厂该怎么样还是怎样,他们到来这个话题在厂里都没超过三天,第二天就结束了。

话题中心变成了那些下乡的知青。

十二月份下乡,陆陆续续都已经到了,开始给家里写信。车间工人A:“我家小娟说她们住大通铺,四五个人一张炕,她过去的晚,天冷的很,外面都是雪了,还好生产队还是考虑到了这一点,给她们准备了一点柴禾,把炕一烧,屋子里就暖和了,睡觉也不怕冷,在炕头甚至热的狠,可惜柴不算多,她们想要用还得拿东西换……”

这位知青吃了些苦,但不算多,这会儿北方正猫冬呢。

车间工人B:“你家小娟这不错了,我家那个去的南方,一过去就要干农活,她哪干过农活啊,水泡起了好几个,扎破了还得继续干。”

这个不争气的,厂里招工没考上,只能下乡种地。

车间工人C:“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