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6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举全天下之力,京城总要与别处不同,这是大齐的脸面。

宁毓闵附和了句是,犹豫了下,问道:「小七,陛下召见你,可有什么事?」

「没事,就是问了几句秋闱文章,留了饭,陛下要午歇,我与阿爹就告退了。」宁毓承说道。

宁毓闵舒了口气,道:「你一下船就被带走,虽有二伯在,我始终担心,怕你有事。」

宁毓承道:「没事,二哥不用担心。我出宫的时候,在皇城前,遇到了陈淳佑。他来年也要下场春闱。」

「咦?」宁毓闵也诧异不已,道;「陈淳佑籍贯江州府,不曾听见他回江州府秋闱啊。难道他在别处下场考了秋闱?」

「陈全进还在陕州府做县令,从下县升任了上县,陈淳佑在陕州府考了秋闱。」宁毓承说道。

宁毓闵愣了下,道:「这里面的究竟,我就不明白了,估计二伯父会清楚如何回事。」

以前宁毓承听说过改户口读书考试之事,他估计陈淳佑也是如此。看来,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了千年,本质上没甚改变。「注」

两人吃着茶说话,宁悟明下值回府,宁氏一众人,聚在花厅一起用了晚饭。

饭后,宁悟明道:「你们赶路辛苦,早些回去歇着吧。京城寒冷,你们要出去游玩会友,定要带着老宅的仆从随行,注意别冻着了。院子需要什么,跟伺候的仆从知会一声便是。」

大家齐声应是,施礼告退。宁毓承留了下来,说了见到陈淳佑之事。

宁悟明道:「如陈淳佑这般的事,早就不是稀奇。江州府文风浓厚,进士名额多,参考的举人更多。哪怕落榜的举人,学问也不输给其他州府考中的进士。陈淳佑若在其他州府考试,比在江州府要容易。陈家也并非祖上就是江州府人,乃是从外州府逃难而来。祖上籍贯已不可考,他可称找到了祖上,立几个碑去拜祭一番,就改了籍贯。枭雄豪杰历代立国的帝王,追封先祖时,将泥腿子镀金身,吹到了天上去,皆是如此。有些祖上已经往外吹过了,一时难以自圆其说,只要有门道,照样可以别籍考试。」

规定是规定,有了权钱,什么都能办到。

宁悟明道:「陈全进在任上做了不少事,算得上清官了。」

宁毓承诧异了下,若有所思问道:「陈淳佑已经娶妻生子,当时我未曾问他妻子出自何家,阿爹可知道?」

宁悟明道:「陕州府秦知府妻子汪氏远房侄女,汪氏是楚州府富绅,嫁妆应当丰厚。陈全进当年举债去做官,有些人到任上,一两年就能还清。陈全进到任上,五年以后才还清了帐目。京城这边放债之人,我听说过几个,从他们处一打听,官员品行如何,比吏部考评真实百倍。吏部上下也懂,他们绝不会这般做,谁都不会无缘无故得罪人。揣着明白装糊涂。」

又是一年春闱,在京城尚未侯到官的人,估计愈发心急如焚。新科进士出来,他们轮到官的机会少之又少,要赶在春闱放榜前拿到吏部的遣官任书,只怕得要举债更多。

举债必须还,钱从何处来,自然不言而喻。日积月累下来,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宁毓承没有做声,贪腐之事绵延不绝,像是陈全进那般,贪腐不算多,还做了些实事的官员,在大齐已经算得上清廉好官。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接下来的时日,宁毓承除去周氏娘家吃过一次宴,招待过上门来拜访的陈淳佑,陪着宁毓瑶她们除去玩耍过两三次,皆藉口留在府上读书,未曾出门,也没理会送来请他去各种文会的帖子。

转瞬间到了过年,京城的新年,进入冬至就开始欢庆。到了过年时,愈发热闹。洒扫贴桃符吃屠苏酒,大年三十晚上驱傩,爆竹声整夜不停歇。

过年时,宫中的宴席不断。大年初一一早,宁悟明就进宫朝拜,陛下赐宫宴。到了下午宁悟明回府,脸色发白,周身都带着寒意。

宫宴在广场上举行,天寒地冻的天气,吹着寒风三跪九叩,谁都吃不下冰冷的御膳。

宁悟明虽没有如夏恪庵那样骂街,宁毓承见其脸色,估计他在心中骂了无数遍。

过年酒宴多,宁悟明已经尽量推却,还是有些无法推却的宴席。比如宫宴,元丰帝要宴请前来朝拜的番邦使者,除去收朝贡,还要赏赐他们。

进贡的贡品,以及赏赐的礼单,宁毓承仔细看过。

宁悟明很是尖锐地道:「就是穷亲戚来打秋风,主家富裕,散几个钱出去,听些奉承吉祥话,图个乐呵。

主家穷的,打肿脸充胖子,勒紧裤腰带挤出些来,决不能落了脸面。」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