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唯物史观和历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92]司马迁:《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85页。

[93]司马迁:《史记》卷十六《秦楚之际月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59页。

[94]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03页。

[95]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后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94页。

[96]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后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0页。

[97]《商君书》第一《更法》,严可均校,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页。

[98]参见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上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第110~111页。

[99]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5页。

[100]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7~238页。

[101]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93~394页。

[102]班固:《汉书》卷一百下《叙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235页。

[103]《韩非子》卷十九《五蠹》,王先慎集解,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42页。

[104]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8页。

[105]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唐太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576页。

[106]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五《边防一·边防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974页。

[107]杜佑:《通典》卷四十八《礼八》后议,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355页。

[108]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汉文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3、104页。

[109]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唐太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554~1556页。

[110]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末《叙论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548~2549页。

[111]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一“唐高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51页。

[112]《管子》卷九《霸形》,戴望校正,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39页。

[113]《孟子》卷一《梁惠王上》,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4页。

[114]《孟子》卷十四《尽心下》,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28页。

[115]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231页。

[116]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论,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3页。

[117]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2页。

[118]司马迁:《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31页。

[119]吴兢:《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4页。

[120]吴兢:《贞观政要》卷八《辨兴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58页。

[121]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41~2542页。

[122]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99页。

[123]司马迁:《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30页。

[124]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秦始皇”,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7页。

[125]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愍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80页。

[126]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愍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81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