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金代末年的史学成就(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32]脱脱等:《辽史》卷九十八《耶律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15页。

[133]脱脱等:《辽史》卷一百三《文学上·萧韩家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49页。

[134]脱脱等:《辽史》卷一百三《文学上·萧韩家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49页。

[135]参见脱脱等:《辽史》卷八十三《耶律休哥传》附《马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1页。

[136]参见脱脱等:《辽史》卷七十七《耶律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59页。

[137]脱脱等:《辽史》卷一百四《耶律孟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56页。

[138]脱脱等:《辽史》卷一百三《文学上·萧韩家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50页。

[139]脱脱等:《辽史》卷一百七《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2页。

[140]脱脱等:《辽史》卷八十七《萧孝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32页。

[141]脱脱等:《辽史》卷九十三《萧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4页。

[142]脱脱等:《辽史》卷六十三《世表》,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49页。

[143]元好问:《中州集》附录《自题中州集后》,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71页。

[144]脱脱等:《金史》卷五十一《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40页。

[145]脱脱等:《金史》卷九十七《徒单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85页。

[146]三史,魏晋南北朝时,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称三史;唐以后,以《史记》、《汉书》、《后汉书》称三史。十七史,唐人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称十三史;宋人在此基础上,增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合称十七史。金人所称三史、十七史者,是沿袭唐、宋时人的说法。

[147]脱脱等:《金史》卷五十一《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38页。

[148]参见脱脱等:《金史》卷四《熙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74、77页。

[149]脱脱等:《金史》卷八《世宗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5、202页。

[150]脱脱等:《金史》卷一百二十五《文艺上·郑子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26页。

[151]《金史·章宗纪三》书为《世宗实录》,与明昌四年所记重出,据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当改。

[152]《金史·宣宗纪》书为张行简,误,此据《金史·张行信传》改。

[153]此事又见《金史·世宗纪中》,文略简。

[154]脱脱等:《金史》卷十《章宗纪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28页。

[155]脱脱等:《金史》卷七十三《完颜守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87页。本传记此事于明昌三年之前。据上引《章宗纪二》当在明昌四年之后。

[156]脱脱等:《金史》卷八十九《移剌子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88页。

[157]《金史·章宗纪一》及《移剌履传》,此事《章宗纪》记于十一月下,《移剌履传》书为七月,似应以纪为是。

[158]参见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倪灿撰、卢文弨补《补辽金元艺文志》,金门诏《补三史艺文志》,俱载《二十五史补编》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159]脱脱等:《金史》卷一百二十六《文艺下·元好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60]元好问:《中州集》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6页。

[161]脱脱等:《金史》卷一百二十六《元好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42~2743页。

[162]元好问:《中州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53页。

[163]元好问:《中州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页。

[164]元好问:《中州集》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86页。

[165]刘祁:《归潜志》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0页。

[166]刘祁:《归潜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3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