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诗和音乐(第3页)
[47]阿里安:《爱比克泰德道德论集》,第3卷第1章第3节。
[48]阿里安:《爱比克泰德道德论集》,第3卷第l章第9节。
[49]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18页。
[50]格思里:《希腊哲学史》,第1卷,19页。
[51]艾修斯:《哲学家意见集成》,第1卷第6节。
[52]西塞罗:DeNaturaDeorum,第2卷第13章第57节。
[53]同上书,第2卷第13章第35节。
[54]同上书,第2卷第22章第57节。
[55]斐洛:《论君主》,第1卷第216节M。转引自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195~196页。
[56]普卢塔克:《论斯多葛学派的对立》,第25卷第1004节C。
[57]伽伦:《论希波克拉底和柏拉图的学说》,第5卷第2章第158节。
[58]同上书,第5卷第3章第161节。
[59]转引自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189页。
[60]斐洛:《摩西传》,第3卷。
[61]斯托拜乌:《文摘集》,第2卷第62章第15节。
[62]转引自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189页。
[63]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7卷第59节。
[64]巴比伦的第欧根尼残篇第24。
[65]西塞罗:《演说家》,第21章第70节。
[66]普卢塔克:《青年人怎样读诗》,18D。
[67]柏拉图:《吕西斯篇》,216。
[68]柏拉图:《会饮篇》,201B。
[69]柏拉图:《国家篇》,452E。
[70]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78a33—34。
[71]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7卷第87节。
[72]同上书,第7卷第88节。
[73]格思里:《希腊哲学史》,第1卷,20页。
[74]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第7卷第100—101节。
[75]同上书,第7卷第101节。
[76]斯托拜乌:《箴言和牧歌》,第2卷第77章第6节。
[77]转引自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197页。
[78]贝克尔编:《希腊逸事集》,第2卷,649页。转引自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249页。
[79]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皮浪学说纲要》,第3卷第24章第188节。
[80]贝克尔编:《希腊逸事集》,第2卷,663页。
[81]昆提利安:《雄辩术的教育》,第2卷第17章第41节。
[82]根据收入“洛布古典丛书”的伯里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