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希腊化罗马帝国时期文化(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三节希腊化—罗马帝国时期文化

希腊化时期的文化,是汇合东西方文化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综合性文化。以后,罗马共和国后期和罗马帝国大体上把这种文化继承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古老的罗马因素,或者是消失了,或者是以变化了的形态维持下来,以致在罗马帝国治下,出现了一种新的综合性文化。

希腊化文化,是通过各种渠道到达罗马的。首先是来自希腊化的城市,以及原希腊人在西西里和南意大利的殖民城邦;其次是通过希腊教育的传播,进入罗马统治阶级上层,这些体现在政治制度、立法等方面;再次是通过原希腊化国家中的居民,被罗马征服后作为俘虏和士兵带入罗马地中海地区;最后是通过工商业和贸易的接触等进入的。希腊化文化对罗马的影响是持久的和全面的,不只限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正因为这样,我们把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和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帝国时期文化,放在一起讨论,这点对理解这个时期的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必要的。

一文化生活的公共性、国际性

从现象形态上来看,这个时期文化的共同特征是:文化生活的公共性和国际性。

第一,文化生活的公共性。

这是由当时的教育制度所奠定的。希腊化国家最早是在小亚细亚的伊奥尼亚地区的城市中,推行一种三级学校制度:(1)初级学校,由当地政府负责管理,教师的费用由城市支付。7~14岁的学生在其中接受识字、写作、音乐、运动等教育。(2)文法学校,由父母付费,15~17岁的青少年在其中接受荷马、欧里庇得斯等希腊诗人的史诗和悲剧等的教育,或者到体育馆接受一到两年的训练。(3)修辞学学校和哲学学校,一般设在雅典、帕加马、亚历山大里亚、罗德岛等大城市,要收费。只有少数青年在完成体育训练后再接受修辞学教育,时间长达五年之久,结业后再继续接受担任公职的职业训练。哲学学校则是修辞学学校的强劲的竞争对手。

修辞学在这整个时期占有重要地位。早在公元前3世纪末,希腊的修辞学教师开始定居罗马,到帝国初期,修辞学教育成为罗马社会普遍接受的高等教育形式,用希腊语和拉丁语进行传授,成为担任政府高级公职和其他显要职务所必需的神学院教育。后来,基督教会也承认它是担任教会官职的训练之一。

此外,希腊古典诗人们的著作到处可以听到、看到、上演,剧场、音乐厅和讲演厅对一般公众都是开放的,造型艺术公开陈列于公共场所,这点由罗马继承了下来。但是,后来基督徒及其教会出于狭隘的宗派目的,破坏了这个原则[39],罗马皇帝韦斯巴芗和多米提安则相继从罗马驱逐过哲学家。

第二,文化生活的国际性。

尽管希腊化世界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王国和一些半独立的城邦,它的文化生活却是统一的、国际性的,在政治上被置于罗马的统治下并被统一了起来,希腊化文化就演变为当时的世界性的文化。希腊教育的影响,已经超出希腊化国家的范围,罗马早在公元前3世纪初,就处在它的影响下。但是,这并不是说民族性已彻底消亡了,而是彼此融合到一起,结晶出一种新型的文化。具有各种民族性特征的传统文化,对希腊化的世界文化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到处体现在手工艺品的制作、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美学思想中。国王们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还强有力地推动当地的传统文化。

这种国际性的文化,在理论上主要是由斯多葛学派体现的。他们把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大城邦,其中来自各民族的居民,都是平等的公民;各民族的神祇,代表同一个神圣的天命;并认为所有民族的道德伦理原则,都不应该承认种族或社会地位的差别。无怪乎斯多葛主义成为希腊化国家和罗马帝国的官方哲学,并深深地影响了基督教和新柏拉图主义。因为,它们都是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

二语言

随着希腊化国家的建立,希腊—马其顿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处于统治地位,他们使用的语言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官方语言。而希腊语本身,在发展中也演变为一种共同的“古希腊共同语”,它的基础主要是雅典方言,在东方与原先波斯帝国通用的阿拉姆语竞争中获胜,成了希腊化世界通用的混合语言。以后,它还继续是罗马帝国时期通用的一种共同语言。希腊化—罗马帝国时期,不少著名作家的著作,都是用这种“古希腊共同语”写作的。如著名的史学家波利比阿(前200—前118年)和狄奥多罗·西库卢(约前1世纪),即将讨论的美学思想家普卢塔克、马可·奥勒留和普洛丁,以及犹太史学家约瑟福斯(出生于37—38年)、著名的讽刺作家琉善(出生于约120年)等,都是用这种“古希腊共同语”写作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早期基督教神学家中的希腊护教学者、教父的著作,而且连基督教的经典《新约》,也是用这种希腊语写的。直到20世纪初,学者们还称这种语言为“圣经希腊语”。有的作者甚至认为,连《七十子希腊语本》(即《旧约》)也是用这种“古希腊共同语翻译的”[40]。

三自然科学

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以及一系列希腊化国家的建立,不仅一般的文化的中心,而且自然科学研究的中心,也从雅典等地转移到东方,特别是转移到埃及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亚历山大里亚。希腊化时期的前半期,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贝尔纳在其有关科学史的著作中曾指出:

希腊科学对于后来科学的伟大贡献中的最大部分,的确导自早期希腊化时代,或称亚历山大时代(前380—前200年)里的工作,而且,大都就在继承亚历山大的历代托勒密的新帝国里最重要的希腊城市亚历山大[里亚]城本身中。[41]

实际情况正是这样,当时希腊化国家开拓的新局面,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深度、广度、速度和彻底性,那是人类自青铜时代以来任何时期都是无法与之相比拟的。新兴城市在几乎所有希腊化国家蓬勃兴建起来,飞速发展的商品生产在原波斯帝国境内迅猛展开。这种经济活动的扩张,基本上与公元前7世纪爱琴海地区兴起的扩张相类似,但是在规模上要大得多。出于军事上以及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

当时,亚历山大大帝以及尔后的希腊化国家的君主,都积极推动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亚历山大在征战中,随军带着工程师、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他们搜集和记录了大量有关天文、气象、地理、生物、自然史等方面的观察资料。托勒密一世本人和亚历山大一样,曾经师事过亚里士多德,后来又请漫步学派的斯特拉通(约前270—前268年间去世)教授他的儿子。历代托勒密又处心积虑,有意识地组织并资助科学事业。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繁荣局面的出现,又是原先古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相接触的结果。“东方的各种影响,具有持久的和深刻的作用。”[42]随着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的征服,吸收了巴比伦等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的成果。而且,如托勒密王室等又积极组织博学院,使原来只熟悉希腊的科学的学者们,有机会直接接触到亚洲各种文化的一些问题以及技术和科学,不只限于埃及文化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化,还多少包括印度文化在内。[43]结果,除了雅典,在希腊化国家的首都亚历山大里亚、帕加马、安条克等地相继出现新的科学研究中心。

数学和力学。最杰出的代表是亚历山大里亚的欧几里得(约前330—前275年)和西西里岛叙拉古的阿基米得(前287—前212年)。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几何原本》,从少数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按照逻辑原理,推演出一系列命题,形成根据公理进行演绎的整个结构。因此,后世称他是亚历山大里亚数学学派的奠基人。[44]阿基米得的青年时代也是在亚历山大里亚受的教育,是亚历山大里亚时期数学的代表。[45]他发现圆锥体容积和它的内接球体的容积的比例,证明了圆周与直径之比的π值,即3。1408和3。1428之间(目今测定约是3。1416)[46]。这个时期物理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在力学方面。正是阿基米得奠定了静力学这门科学的基础,又是流体力学的创始人。此外,又发现了阿基米得原理(即浮体定律)和杠杆定律等。

天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萨摩斯的阿利斯塔克(大体活动于前3世纪),这个被恩格斯誉为“古代的哥白尼”的天文学家,著有《论太阳和月球的体积和距离》。他预言了哥白尼的日心体系,认为太阳在宇宙中心,与恒星一样都静止不动,地球则绕太阳运动,同时又绕轴自转。此外,他还测定了月、地和日、地之间的距离。出生于小亚细亚的喜帕恰斯(约前190—前125年)是方位天文学的创始人。

地理学。曾经担任过亚历山大里亚博学院院长、北非居勒尼的埃拉托色尼(前275—前194年),是第一个伟大的自然地理学家,认为地球是自转的椭圆体,求得它的圆周值是24700英里,与实际误差仅250英里。他认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是相通的,欧亚非三洲原来是一个岛屿。

语言学。希腊化时期中,语言学才第一次成为科学,尤其是在语法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斯多葛学派推动了这项研究。在亚历山大里亚,有若干代的学者参与了这项工作。萨摩色雷斯的阿利斯塔克(前217/215—前145/143年),继阿波罗尼奥担任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馆长,在语法学、词源学、正字学、版本学等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他所创立的学派,一直存在到罗马帝国时期。他的学生、亚历山大里亚的狄奥尼修斯,把他的研究成果编成《语法手册》,成了当时的标准读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