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史学与良史之忧(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46]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晋愍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89页。

[47]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晋愍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89页。

[48]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汉高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10页。

[49]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汉高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0页。

[50]以上均见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晋怀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80页。

[51]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梁武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52页。

[52]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梁武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52页。

[53]以上均见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九“隋文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37~638页。

[54]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四《历代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207页。

[55]谭其骧:《学者,才子,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好干部》,《吴晗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34页。

[56]《孟子》卷十二《告子下》,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98页。

[57]《孟子》卷六《滕文公下》,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55页。

[58]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95页。

[59]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页。

[60]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20页。

[61]以上所引均见吴兢:《贞观政要》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页。

[62]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八“唐宣宗大中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8032页。

[63]范祖禹:《唐鉴》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3页。

[64]范祖禹:《唐鉴》卷十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49页。

[65]杨万里:《通鉴纪事本末叙》,见《通鉴纪事本末》书首,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页。

[66]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序,《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页。

[67]脱脱等:《宋史》卷三百八十八《李焘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1919页。

[68]何秋涛:《朔方备乘》卷十一《北徼形势考》,光绪七年(1881年)刻本,第1、27页。

[69]姚莹:《康輶纪行》卷十二《外夷留心中国文字》,《康輶纪行、东槎纪略》,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第356~358页。

[70]见王韬:《扶桑游记下》,狩野良知赠诗,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502页。

[71]王韬:《漫游随录》卷二《伦敦小憩》,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98页。

[72]黄遵宪:《日本杂事诗》自序,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571页。

[73]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尊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1页。

[74]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乙丙之际箸议第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