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周頌閔子小子之什四之三(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函,含[79]。活,生也。既播之,其實含氣而生也。曹氏曰:「百穀之性,各有所宜,而水旱豐凶不可預料,故悉種之所以為備也。」鄭氏曰:「實,種子也。」愚按:第四節言苗生也。

驛驛其達叶佗悦反,有厭其桀。

驛驛,苗生貌。達,出土也。厭,受氣足也。傑,先長者也。愚按:第五節言苗生之盛也。

厭厭其苗,緜緜其麃表驕反。

緜緜,詳密也。麃,耘也。王介甫曰:「前曰『千耦其耘』,則既耕而耘;今曰『緜緜其麃』,則既苗而耘也。既苗而耘,則以緜緜為善,恐傷苗也。」嚴氏曰:「芟、耘、麃,皆除草也。芟與柞並言,是新闢田,除地上之草也;既畊而言耘,是反土而除土中之草根也;既苗而言麃,是除苗間之草也。」愚按:第六節言耘苗也。

載穫濟濟子禮反,有實其積子賜反,叶上聲,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

濟濟,人衆貌。實,積之實也。積,露積也。胡庭芳曰:「上言『實函』,此言『實積』,皆指穀實。酒,三酒。醴,五齊。祭祀則酒正供之。祭有十倫,其禮實繁,而皆以酒行之,故酒可以洽百禮。」王介甫曰:「以洽百禮,既烝畀祖妣而逹之祭祀賓客,無所不洽也。」愚按:第七節言收入之多以供祭祀也。

有飶蒲即反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寧。

飶,芬香也,未詳何物。胡,夀也。孔氏曰:「《周書·謚法》:『保民耆艾曰胡[80]。』」李迂仲曰:「胡考,耉老也。」以燕享賓客,則邦家之所以光也;以共養耆老,則胡考之所以安也。愚按:第八節又言可以待賓養老也。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叶音經,振古如兹無韻,未詳。

且,此。振,極也。言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非獨今時有今豐年之慶,蓋自極古以來已如此矣,猶言「自古有年」也。陳少南曰:「振古以來,皆如上文之所謂也。」嚴氏曰:「自古以來皆如此,繼此以往尤願勿替也。」愚按:第九節則追言田事之所由來者遠矣。

《載芟》一章,三十一句。

此詩未詳所用,然辭意與《豐年》相似,其用應亦不殊。愚按:朱子既辨此詩無祈田之意,又以《豐年》之《序》所謂「秋冬報」者為誤矣,而又謂此詩之用當與《豐年》不殊[81],蓋據此篇第七節而言也[82]。然則此詩所謂為酒醴畀祖妣,其亦秋成之際薦新于宗廟而歌之也歟?

《序》:「春籍田而祈社稷也。」朱子《辨説》見下篇《序》。

畟畟楚側反良耜叶養里反,俶尺叔反載南畝叶蒲委反。

賦也。畟畟,嚴利也。孔氏曰:「是刃利之狀。」愚按:第一節言始耕也。

播厥百穀,實函斯活叶呼酷反。

説見前篇。愚按:第二節言苗生也。

或來瞻女音汝,載筐及筥,其饟式亮反伊黍。

或來瞻女,婦子之來饁者也。筐、筥,饟具也。李迂仲曰:「此言婦子行饁之器與所盛之物也。」彭氏曰:「其饟伊黍,無珍味也。」愚按:第三節言餉田也。

其笠伊糾叶其了反,其鎛音博斯趙直了反,以薅呼毛反荼蓼。

糾然,笠之輕舉也。毛氏曰:「笠,所以禦暑雨。」趙,刺入聲。薅,去上聲也。荼,陸草。蓼,水草。一物而有水陸之異也。孔氏曰:「田有原有隰,故並舉水陸之草。」今南方人猶謂蓼為辣荼,或用以毒溪取魚,即所謂荼毒也。彭氏曰:「此見其無華飾,無怠力,所以記耕民之狀也。」愚按:第四節言耘苗也。

荼蓼朽止,黍稷茂叶莫口反止。

毒草朽,則土熱而苗盛[83]。愚按:第五節言苗盛也。

穫之挃挃珍栗反,積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毗志反如櫛側瑟反,以開百室。

挃挃,穫聲也。栗栗,積之密也。櫛,理髪器,言密也。百室,一族之人也。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四閭為族。族人輩作相助[84],故同時入穀也。鄭氏曰:「如墉、如櫛,言積之高大且相比近也。一族同時納穀,親親也。百室者,出必共洫間而耕,入必共族中而居也。」愚按:第六節言收穫之多而齊也。

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盈,滿。寧,安也。李迂仲曰:「百室既盈,婦子於是寧。蓋終歲勤動不得安寧,今農事已畢,故各享其樂也。」愚按:第七節言共樂豐稔也。

殺時犉如純反牡,有捄音求其角叶盧谷反。以似以續,續古之人無韻,未詳。

黄牛黑唇曰犉。捄,曲貌。續,謂續先祖以奉祭祀[85]。蘇氏曰:「『以似以續』,興來歲繼往歲也。『續古之人』,庶幾不替其先也。」愚按:篇末言田事畢而以祭祀也。其曰「續古之人」,亦上篇「振古如兹」之意。

《良耜》一章,二十三句。

或疑《思文》《臣工》《噫嘻》《豐年》《載芟》《良耜》等篇,即所謂《豳頌》者。其詳見於《豳風》及《大田》篇之末,亦未知其是否也。蘇氏曰:「聖人之為詩,道其耕耨播種之勤,而述其終歲倉廩豐實、婦子喜樂之際,以感動其意。夫詩之可以興者,所以感發人之善志也。先言勤勞,後言逸樂,使勤者可以自忘其勞,而怠者亦知以自奮也。」

《序》:「秋報社稷也。」

兩篇未見其有祈報之異。胡庭芳曰:「此二詩誠不見其祈報之異,不過閔其耕種之勞,叙其饋餉之情,論其黍稷茂盛收穫之福。或為酒醴以祀祖妣,而為邦家胡考之光寧;或百室盈,婦子寧,殺犉牡,以嗣以續,此皆田家勤勞安逸之事,而非告神之樂歌也。豈與《七月》《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等詩同一,歌詠其事以寓其鼓舞神化之道,而堅其樂事赴功之心也邪?若拘拘於祈報,則感發之意微矣。」愚按:此與《載芟》詞意相類,但無《載芟》第一、第二、第八節之意耳。

絲衣其紑孚浮反,載弁俅俅音求。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乃代反鼎及鼒叶津之反,兕觥其觩音求,旨酒思柔。不吳音話不敖音傲,胡考之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