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詩卷第四(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車》三章,章四句。

《序》:「刺周大夫也。禮義陵遲,男女**奔,故陳古以刺今大夫不能聽男女之訟焉。」

非刺大夫之詩,乃畏大夫之詩。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將七羊反其來施施叶時遮反。

賦也。麻,穀名,子可食,皮可績為布。《本草》曰:「一名麻勃,此麻上花勃勃者。麻子味甘平,無毒,園圃所蒔,今人作布及履用之。」子嗟,男子之字也。將,願也。施施,喜悦之意。○婦人望其所與私者而不來,故疑丘中有麻之處,復有與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其施施然而來乎?

丘中有麥,彼留子國。彼留子國,將其來食。

賦也。子國,亦男子字也。來食,就我而食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叶奨里反。彼留之子,貽我佩玖叶舉里反。

賦也。之子,并指前二人也。貽我佩玖,冀其有以贈己也。

《丘中有麻》三章,章四句。

《序》:「思賢也。莊王不明,賢人放逐,國人思之,而作是詩也。」

此亦**奔者之詞,其篇上屬《大車》,而語意不莊,非望賢之意。《序》亦誤矣。

王國十篇,二十八章,百六十二句。

輔氏曰:「讀《詩》者可以怨,則詩人固無忿懟過甚之辭。然予讀《王風》,則見其怨詩尤為平和,此可見周人之風俗也。」

[1]「王」原作「三國」,明修本同,四庫本作「王國」,據朱熹《詩集傳》卷四改。

[2]「畿」原作「圻」,據《毛詩正義》卷四之一及《漢書·地理志》改。

[3]「臣瓚」,據《漢書》卷二十八下,應為「師古」。下引師古注文,文字也小有異同。

[4]「侯」,四部叢刊三編本朱熹《詩集傳》卷四誤作「公」。

[5]「怨」原作「念」,據朱熹《詩集傳》卷四改。

[6]「涸」原作「個」,據輔廣《詩童子問》卷二改。

[7]「惄」原作「愍」,據明修本及朱熹《詩集傳》卷十二改。

[8]「羊牛」原作「牛羊」,據四庫本及朱熹《詩集傳》卷四改。

[9]「又」原作「人」,據明修本及輔廣《詩童子問》卷三改。

[10]「貪利」,胡一桂《詩集傳附錄纂疏》卷首《詩序辨說》引朱子《初解》作「昧於榮利」。

[11]「古」原作「右」,據明修本及輔廣《詩童子問·詩序》改。

[12]「下同」二字,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四補。

[13]「思」,《程氏經說》卷三作「私」。

[14]「徇私滅理之塗」,明修本作「夷狄禽兽之歸」。

[15]「先」原作「式」,據朱熹《詩集傳》卷四改。

[16]「悲」原作「忍」,據輔廣《詩童子問》卷三改。

[17]「恣」原作「怨」,據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卷七改。

[18]「叶」,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四補。

[19]「公」原作「果」,據朱熹《詩集傳》卷四改。

[20]「涯」,《爾雅注疏》卷七作「厓」。

[21]「壘胃反」原作「壘胃右」,不通,《廣韻》:「力軌切」,則「右」當爲「反」之形近而訛。今據文義改。

[22]「之」原作「有」,據《毛詩正義》卷四之一改。

[23]「亦非」一句,輔廣《詩童子問》卷三作「亦可見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