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卷第四(第2页)
興也。脩,長也。陳少南曰:「長茂者亦為所暵。」或曰乾也,如脯之脩也。條,條然歗貌。歗,蹙口出聲也。悲恨之深,不止於嘆矣。淑,善也。古者謂死喪饑饉,皆曰不淑。董氏曰:「古人傷死者之詞曰:如何不淑。」蓋以吉慶為善事,凶禍為不善事,雖今人語猶然也。○曾氏曰:「凶年而遽相棄背,蓋衰薄之甚者,而詩人乃曰『遇斯人之艱難』、『遇斯人之不淑』,而無怨懟過甚之詞焉,厚之至也。」
中谷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張劣反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興也。暵濕者,旱甚,則草之生於濕者亦不免也。孔氏曰:「先言乾,次言脩,後言濕,見凶年之淺深也。」劉辰翁曰:「乾者,已暵;脩者,又暵;濕者,亦暵。其為旱勢可勝言哉?旱愈甚,則仳離之愁嘆愈甚矣。」啜,泣貌。何嗟及矣,言事已至此,末如之何,窮之甚也。蘇氏曰:「嘆之者,知其不得已也;嘯者,怨之深矣。泣則窮之甚也。」輔氏曰:「歎則悲歎而已[16],歗則悲而恨焉,泣則悲而至于傷矣。方其歎且恨之時,而曰『遇人之艱難』、『遇人之不淑』,而無怨懟過甚之辭,固見其厚矣。及其至於傷而泣也,則亦曰『何嗟及矣』而已。殆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於命之意,此尤見其厚也,豈非先王之澤哉?」
《中谷有蓷》三章,章六句。
范氏曰:「世治則室家相保者,上之所養也;世亂則室家相棄者,上之所殘也。其使之也勤,其取之也厚,則夫婦日以衰薄,而凶年不免於離散矣。伊尹曰:『匹夫匹婦不獲自盡,民主罔與成厥功。』故讀《詩》者,於一物失所,而知王政之惡;一女見棄,而知人民之困。周之政荒民散,而將無以為國,於此亦可見矣。」輔氏曰:「范氏之説,甚得讀詩之旨。使讀《詩》者能如此,則《詩》之為教於人大矣。」謝疊山曰:「凶年饑歲,上而王朝有司徒荒政十二以聚民;下而有司能以時告其上,發倉廩,開府庫,懋遷化居以賑民,必無夫婦衰薄,室家相棄之事矣。此詩三章,始暵其乾,中暵其脩,終暵其濕,言民之者,一節急一節;始嘅其歎,中條其歗,終啜其泣,民之怨恨者,一節深一節。始曰『遇人之艱難』,憐其窮苦也;中曰『遇人之不淑』,憐其遭凶禍也;終曰『何嗟及矣』,夫婦既已離别,雖怨嗟亦無及也。」又曰:「夫婦,人之大倫也。饑饉而相棄,人道之大變也。婦無一語怨其夫,而有哀矜惻怛之意焉,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此義婦也,與忠臣孝子同道。人不幸而處三綱之變,以此存心,則綽綽然有餘裕矣!」
《序》:「閔周也。夫婦日以衰薄,凶年饑饉,室家相棄爾。」
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尚無為叶吾禾反。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叶良何反。尚寐無吪!
比也。兔性陰狡。爰爰,緩意。雉性耿介。離,麗。羅,網。尚,猶。罹,憂也。尚,庶幾也。愚按:二「尚」字義不同。吪,動也。○周室衰微,諸侯背叛,君子不樂其生,而作此詩。言張羅本以取兔,今兔狡得脱,而雉以耿介反離于羅,以比小人致亂,而以巧計幸免;君子無辜,而以忠直受禍也。呂東萊曰:「此因所見為比也,兔之大以比諸侯,雉之小以自比也。言諸侯之背叛者恣睢自如[17],而周人反受其禍也。」為此詩者,蓋猶及見西周之盛。故曰方我生之初,天下尚無事,及我生之後,而逢時之多難如此。然既無如之何,則但庶幾寐而不動以死耳。或曰:興也。以兔爰興無為,以雉離興百罹也。劉辰翁曰:「『有兔爰爰』,舒緩而無虞者,此我生之初承平之人也。『雉離于羅』,求死不得,此我生之後百憂之人也。安得一寐而死,不復見此之為快哉?」下章放此。
有兔爰爰,雉離于罦音孚,叶步廟反。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叶一笑反。尚寐無覺居孝反,叶居笑反!
比也。罦,覆車也。可以掩兔。孔氏曰:「《釋器》云:『繴謂之罿,罬也。罬謂之罦,覆車也。』郭璞云:『今之翻車也。有兩轅,中施罥以捕鳥。』」繴音壁,罬音拙,罥音絹。造,亦為也。覺,寤也。
有兔爰爰,雉離于罿昌鍾反。我生之初,尚無庸。我生之後,逢此百凶。尚寐無聰!
比也。罿,罬也,即罦也。或曰:施羅於車上也。庸,用。聰,聞也。無所聞,則亦死耳。
《兔爰》三章,章七句。
《序》:「閔周也。桓王失信,諸侯背叛,構怨連禍,王師傷敗,君子不樂其生焉。」
「君子不樂其生」一句得之,餘皆衍説。其指桓王,蓋據《春秋傳》鄭伯不朝,王以諸侯伐鄭,鄭伯禦之,王卒大敗,祝聃射王中肩之事。然未有以見此詩之為是而作也。
緜緜葛藟力軌反,在河之滸呼五反。終遠于萬反兄弟,謂他人父叶夫矩反[18]。謂他人父,亦莫我顧叶公五反[19]。
興也。緜緜,長而不絶之貌。岸上曰滸。○世衰民散,有去其鄉里家族而流離失所者,作此詩以自歎。言緜緜葛藟,則在河之滸矣。胡旦曰:「葛也,藟也,必生於山谷丘野之地,延蔓于草木條枚之上,不生於河滸水涯。生不得其地,則失物之性也。」今乃終遠兄弟,而謂他人為己父。己雖謂彼為父,而彼亦不我顧,則其窮也甚矣。
緜緜葛藟,在河之涘音俟,叶矣、始二音。終遠兄弟,謂他人母叶滿彼反。謂他人母,亦莫我有叶羽已反。
興也。水涯曰涘。謂他人父者,其妻則母也。有,識有也。《春秋傳》曰:「不有寡君。」嚴氏曰:「莫我有,言視之若無也。」
緜緜葛藟,在河之漘順春反。終遠兄弟,謂他人昆叶古匀反。謂他人昆,亦莫我聞叶微匀反。
興也。夷上洒跣下曰漘。漘之為言脣也。《爾雅》注曰:「涯上平坦而下水深為漘[20]。不,發聲。」昆,兄也。聞,相聞也。
《葛藟》三章,章六句。
《序》:「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棄其九族焉。」
《序》説未有據,詩意亦不類。説已見本篇。
彼采葛叶居謁反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賦也。采葛,所以為絺綌,蓋**奔者託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
彼采蕭叶疏鳩反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賦也。蕭,荻也,白葉,莖粗,科生,有香氣。祭則焫爇以報氣,故采之。孔氏曰:「蕭荻,今人謂之荻蒿,可作燭,有香氣,故祭祀以脂爇之也。」曰三秋,則不止三月矣。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本與艾叶兮!
賦也。艾,蒿屬。乾之可灸,故采之。呂東萊曰:「葛為絺綌,蕭共祭祀,艾療疾,特訓釋三物見采之由,不於此取義也。」曰三歲,則不止三秋矣。
《采葛》三章,章三句。輔氏曰:「采葛,采蕭,采艾,其説託言明矣,至於思念之情,流而不止如此,則為**奔之辭者宜哉!」
《序》:「懼讒也。」
此**奔之詩。其篇與《大車》相屬,其事與采唐、采葑、采麥相似,其詞與《鄭·子矜》正同,《序》説誤矣。
大車檻檻,毳尺鋭反衣如菼吐敢反。豈不爾思?畏子不敢。
賦也。大車,大夫車。檻檻,車行聲也。毳衣,天子大夫之服。王介甫曰:「王之大夫四命,與子、男同服也。」菼,蘆之始生也。毳衣之屬,衣繪而裳繡,五色皆備,其青者如菼。劉濟曰:「毳衣以宗彝為首,蓋畫虎蜼。虎蜼淺毛,故謂毳。」蜼,音壘胃反[21]。愚按:毳衣所畫者三章:宗彝也,藻也,粉米也。裳所繡者二章:黼也,黻也。所畫所繡皆備五色,所謂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者也。爾,**奔者相命之詞也。子,大夫也。不敢,不敢奔也。○周衰,大夫猶有能以刑政治其私邑者,故**奔者畏而歌之如此。蘇氏曰:「其止之有道,民聞其車聲,而見其衣服,則畏而不敢矣,非待刑之而後已也。」然其去二《南》之化則遠矣。此可以觀世變也。呂東萊曰:「此詩唯能止其奔,未能革其心,與《行露》之詩異矣,亦僅勝於東遷之初而已。」輔氏曰:「《漢廣》之遊女端莊靜一,人見而知其不可求;《野有死麕》之女子貞潔自守,人見而知其不可犯,此所以為二《南》之化也。豈至於有**奔之心,待有所畏而後不敢哉?今觀此詩,則世變之愈下可知矣。」
大車啍啍他敦反,毳衣如璊音門。豈不爾思?畏子不奔。
賦也。啍啍,重遲之貌。璊,玉赤色。五色備,則有赤。孔氏曰:「啍啍,行之貌,故為重遲。上言行之聲[22],此言行之貌,互相見也。」毳衣裳繢繡皆五色。青者如菼,赤者如璊,各舉其一耳。
穀則異室,死則同穴叶户橘反。謂予不信,有如皦古了反日!
賦也。穀,生。穴,壙曠。皦,白也。○民之欲相奔者,畏其大夫,自以終身不得如其志也。故曰:生不得相奔以同室,庶几死得合葬以同穴而已。「謂予不信,有如皦日」,約誓之辭也。輔氏曰:「世變雖下,而大夫能使人畏之如此,亦可謂賢也。已始則不敢奔,而已終則知其雖殁身不得遂其志,則其刑政之效,亦非無常者之所能也[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