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作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资本论02(第3页)
[36]同上书,第397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6页。
[39]参见同上书,第543页。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3页。
[42]同上书,第996页。
[43]同上书,第289页。
[44]同上书,第994页。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页。
[46]同上书,第287-288页。
[47]同上书,第278页。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96页。
[49]同上书,第996页。
[50]同上书,第997-998页。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6-927页。
[55]同上书,第994页。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57]同上书,第32页。
[58]同上书,第33页。
[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60]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70页。
[61]按照汤姆·洛克曼的考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看法源自1853年与亚洲有关的一系列报刊文章,这些文章受到了下述三个人物的影响:“詹姆士·穆勒的《英属印度史》、Franier的《包括对伟大的蒙古国的描述在内的旅行记》以及Ries的《论财富分配与税收来源》一文。”([法]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杨学功、徐素华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181页)
[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3页。
[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2页。
[65]同上书,第873页。
[66]同上书,第873页。
[67]同上书,第874页。
[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4页。
[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6-587页。
[70]同上书,第33页。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