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伦理理想02(第4页)
[8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96页。
[8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89][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页。
[90][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8页。
[91]参见[英]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第4编第1章第2节),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9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页。
[93]同上书,第78、130页。
[94]参见同上书,第73页。
[95]同上书,第121页。
[96]同上书,第122页。
[9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98][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8页。
[9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101][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页脚注。
[1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7页。
[103]同上书,第926-927页。
[10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10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106]同上书,第118-119页。
[107]同上书,第119页。
[108]参见同上书,第121页。另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曾特别深刻地指出过,那种人身依附关系基础上的“自由劳动”表现为:在这里,劳动的自然规定性(特殊性)就是它的社会实现形式,而不像在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劳动以其抽象规定性(即作为财富唯一本质的共性)作为其社会实现形式。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页。
[10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页。
[1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111]同上书,第122、120-121页。
[112]同上书,第120页。
[1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114][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40、344-345页。
[115][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页。
[116]参见《舍勒选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13页。
[1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927页。
[118]转引自[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页脚注。
[119][匈]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40页。
[1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7页。
[1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12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