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福利院已修改(第1页)
南方的春天总是湿漉漉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和泥土混合的气息,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凉意。
春城连绵春雨季之后,好不容易迎来晴天,阳光费力地穿透厚重的云层,在“春晖儿童福利院”斑驳的院墙上,投下几块模糊的光斑。
院子里,孩子们追逐嬉闹的声音像一群受惊的麻雀,忽高忽低,却始终驱不散那股沉沉的寂静。
陆青蜷在靠近院门的一个角落里,背靠着一棵老槐树粗糙的树干。
六岁的他身形比同龄的孩子更显瘦小,穿着一件洗得发白、袖口磨损的旧外套,微微低着头,额前细软的头发垂下来,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个线条清晰却过分安静的下颌。
他手里捧着一本边角卷起、封面模糊的旧书,手指冻得有些发红,却翻动得异常专注。周遭的喧闹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丝毫透不进他的世界。
“喂,书呆子!又装什么用功呢!”一个粗嘎的声音打破了角落的宁静。
是院里的“孩子王”张奇,九岁的他比陆青高半个头,壮实得像头小牛犊。他身后跟着几个年龄相仿的男孩,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戏谑和试探的神情。
陆青翻书的动作顿了一下,没有抬头,只是把身体往树干里又缩了缩,像一只试图把自己藏进壳里的蜗牛。
张奇几步上前,一把抽走了陆青手里的书。
“看什么破书!能当饭吃?”
他随手翻了翻,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字和看不懂的公式,嗤笑一声,作势就要撕。
陆青猛地抬起头,那是一张清秀却过分苍白的脸,眼睛很大,眼珠是沉静的黑色,像两潭深不见底的古井,此刻却清晰地映出张奇手里的书。
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沉默地忍耐,也没有惊慌失措地尖叫,只是死死地盯着张奇,稚嫩的嗓音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冰冷,“我的,还给我!”
那眼神平静得近乎诡异,没有愤怒,没有哀求,只有一种冰冷的、穿透皮肉的审视。
张奇被这眼神看得心里莫名一虚,撕书的动作僵住了。
他习惯了陆青的沉默和退让,这种无声的对抗,反而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旁边一个叫王虎的男孩看了看天色,扯了扯张奇的袖子:“奇哥,快开饭了,再不去红烧肉该被抢光了。”
张奇像是找到了台阶,把书狠狠掼在地上,又用脚碾了碾封皮,留下一块污渍。
“算你走运!下次再告状,有你好看!”
他恶狠狠地丢下话,带着一群孩子扬长而去,留下几声哄笑在院子里回荡。
地上的书沾满了尘土,陆青默默地走过去,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它捡起来,拍掉灰尘,用袖子仔细擦拭着封面。他的动作很轻,很慢,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周围的孩子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很快又投入到自己的游戏中。
在这个小小的生态圈里,陆青的“不合群”和“好欺负”,似乎成了某种默认的标签。
但细心的孩子会发现,最近张奇一伙人欺负陆青时,总会有护工“恰好”经过。这是苏院长暗中调整了巡查路线和时段的结果。
直到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小陆青?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声音的主人带着一种天然的暖意,驱散了初春的寒意。
陆青迅速把书藏到身后,抬起头,脸上那层冰封般的平静瞬间融化,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和孺慕。“院长妈妈。”他低声唤道,声音清亮却带着惯有的拘谨。
站在他面前的是春晖福利院的院长,苏玉梅。她五十岁上下,衣着朴素整洁,面容慈祥,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温和的笑意。
她看着陆青,目光扫过他微红的指尖和藏到身后的书,又瞥了一眼张奇他们离开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她伸出手,温柔地拂去陆青头发上沾到的一点草屑。
“外面凉,看书回屋里看,别冻着了。”
苏玉梅的声音轻柔得像羽毛,“今天中午有红烧肉,是你喜欢的,早点去食堂,别又被挤到后面。”
“嗯。”陆青用力地点点头,眼睛里亮起一点微弱的光。
红烧肉是福利院难得的“奢侈品”,也是为数不多能让他感到期待的事情。
陆青跟在苏玉梅身边,像一株终于找到依靠的藤蔓。
食堂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孩子们的喧闹。陆青果然去得早,排在了队伍的前面。他拿着一个洗得发白、边沿有些磕碰的搪瓷碗,安静地等待着。
打饭的刘阿姨看着他从小长大,见他碗里孤零零的一点青菜和米饭,又看看他单薄的身板,趁着没人注意,迅速地从底下给他多舀了半勺带着油光的红烧肉,还压了压。
“谢谢刘姨。”陆青的声音很轻,带着真诚的感激。
刘姨摆摆手,眼中满是怜惜:“快吃吧,长身体呢。瞧你这孩子,又瘦了。”
陆青端着碗,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三五成群地扎堆,而是习惯性地走到食堂一个最靠里的角落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