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楼的心意 万龙为战队布下的团结坐标(第1页)
万龙教练拍了拍手上的灰,指缝里还沾着点搬运时蹭到的木屑。他从帆布包里掏出那张标注得更细致的楼层分布图,纸页边缘被反复摩挲得发卷,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各楼层的核心区域,连楼梯转角的宽度都用括号标了“80cm,够两人侧身过”的字样。他指尖在图纸上点了点,决定从一楼开始逐层检查,确保每个物件的摆放都贴合队员的日常动线,既不挡事,又能随手就用。
一楼食堂刚收拾妥当,阳光透过擦得锃亮的玻璃窗斜斜落在胡桃木圆桌上,映出一圈圈温润的光晕,木纹像流水般在光里漾开。他绕着圆桌慢慢走了两圈,皮鞋底蹭过地砖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又弯腰用手指量了量桌腿与地面的缝隙,确认四条腿都稳稳落地,没有一丝晃动——这是队员们每日聚集的地方,早餐时交换战术思路,晚餐后复盘当日训练,偶尔赢了小比赛还会围着它开庆功会,稳固是第一要义,绝不能出半点岔子。
旁边的嵌入式碗柜里,五套龙凤LOGO白瓷餐具按大小分层码放,大碗摞在最上层,小碗和盘子在中间,汤碗单独放在下层的抽屉里。红蓝色分色筷在竹制筷筒里立得笔直,像两列整齐的小兵,公筷公勺的银边在顶灯的照射下闪着亮,他伸手轻轻拨了拨,确保取用时不会相互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红的是主队,蓝的是替补,这样训练时换班吃饭也不会拿混。”他对着空荡的食堂低声说,仿佛队员们已经坐在桌旁。
厨房操作台前,他打开橱柜门,铸铁锅的锅柄朝外翘着,像只待握的拳头,电饭煲的插线顺着柜壁角落的线槽延伸,刚好够到插座,没有在地上拖出多余的线头。“操作台留的空隙够宽,两个人并排转身也不挤。”他站在中间试了试,左手够调料,右手伸水池,动作流畅不磕碰。又走到食堂门口,模拟队员端着餐盘进来的样子,从取餐区到圆桌的路线笔直,路过碗柜时胳膊肘离柜门还有一拳距离,绝不会不小心撞开。他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一楼的布局,图的就是这份烟火气里的方便,让孩子们吃得舒心,才有力气练。
上二楼时,他脚步放轻了些,楼梯扶手被手掌抚过,温热的木头触感传来,他晃了晃扶手,确认螺丝拧得紧实,不会发出“咯吱”的松动声。训练室的门敞着,新刷的白墙透着淡淡的石灰味,与电子设备的金属味混在一起,有种崭新的紧张感。新添置的饮水机就摆在进门左手边的角落,离最近的训练机位三米远,离最远的也不过五米,既方便队员起身接水不用走太远,又不会挡在过道上碍事。
他拧开饮水机的开关,“咔哒”一声轻响后,水流“哗哗”注入接水盘,很快归于平静。又试了试制冷键,等了半分钟,接了杯凉水,冰凉的触感透过杯壁传到掌心,“挺好,训练间隙喝口凉的,解乏。”旁边的水桶稳稳立着,桶身贴着“换水记”的便签,提醒谁最后喝完了就打电话叫水。
训练室中央的战术分析桌还没完全摆好,但四条腿已经固定稳妥,周围预留的空间足够七八个人围站讨论。他用脚步丈量了一下,从每个机位到分析桌的距离都在两米左右,确保没人需要多走冤枉路。桌角包了防撞条,软乎乎的像块橡皮,“孩子们讨论起战术容易激动,别磕着。”他摸了摸防撞条,在心里默默给二楼打了个勾——这里的核心是效率,每样东西的位置都得为训练让道,分秒都得用在正道上。
三楼的休息区最是讲究,脚步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连呼吸都放轻了。两个宿舍门对门,中间隔着条三米宽的走廊,地上刚拖过,还带着消毒水的清冽味。他推开左边宿舍的门,里面的高低床贴着墙根摆,离墙壁留了一拳宽的距离,方便扫地机器人进去清扫,也利于空气流通散潮气。靠窗的那张上铺,阳光能斜斜照到床头,“这个位置给怕热的队员,风扇吹着舒服,早上还能被太阳叫醒。”他记在心里,又走到对面宿舍,爬上上铺踩了踩,床板“咯吱”响了两声,他立刻记下“加固床板螺丝”,确保孩子们翻身时不会被吵醒。
三楼的浴室在两个宿舍中间,钢化玻璃隔断擦得透亮,能看清里面的瓷砖纹路。他拧开淋浴头,顶喷的水流均匀地洒在地面的防滑瓷砖上,溅起的水花很快顺着排水口流走,没有在地面积起水洼。他特意在瓷砖上跺了跺,即使沾了水也稳稳当当,鞋底与瓷砖的摩擦声清晰可闻。旁边的洗手台镜子擦得锃亮,能照出鬓角的白发,台面上留出的空间足够放四套洗漱用品,台下的柜子里摆着备用的毛巾和香皂。“孩子们训练完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明天才有劲练。”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眼神里满是体谅。
最后检查各楼层的厕所,一楼的蹲便冲水有力,水箱上贴着“随手冲”的卡通贴纸;二楼的马桶盖是缓降的,放下时“啪嗒”一声轻响,不会惊扰训练;三楼的脚踏式垃圾桶踩下去“噔”地弹开,不用手碰更卫生。他按下每层的冲水键,水流顺畅有力,排气扇的静音效果很好,凑近了才能听到扇叶转动的“嗡嗡”声,绝不会吵到休息或训练。每层的厕所都离核心区域不远——一楼离食堂,二楼离训练室,三楼离宿舍,都在十米之内,却又隔着拐角,避免了尴尬也方便急用。
一圈检查下来,夕阳的光已经爬上三楼的走廊栏杆,把栏杆的影子拉得老长。万龙靠在栏杆上喘了口气,手里的分布图被汗水浸得有些发皱,边角卷成了小喇叭。从一楼的烟火气到二楼的紧张感,再到三楼的松弛感,每个楼层的家具摆放都透着对队员的体谅,像在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个家。
他掏出手机,给龙雷发了条信息:“各楼层都检查完了,一楼吃饭方便,动线顺;二楼训练顺手,设备位置都合适;三楼休息踏实,床和浴室都试过了。您和龙伯父尽管放心,等队员来了,保准他们觉得舒心,像是早就住惯了的地方。”
发完信息,他望着楼下逐渐亮起的路灯,光晕在暮色里晕开,像一个个温暖的圈。心里清楚,这些家具的位置不仅仅是坐标,更是战队拧成一股绳的开始——从一起吃饭时圆桌旁的谈笑,到并肩训练时饮水机边的闲聊,再到安心入睡时床铺上的安稳,每个角落都藏着让队伍更团结的小心思。等龙雷带着龙伯父回来看看,一定也会觉得,这地方啊,有股子能成事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