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1页)
左小芙自在镜湖边偶遇贵族少年后,许久没敢再去,一心在屋里绣荷包,总算绣出个成品,只是她于女红上实在天赋不佳,荷包上绣的粉色木芙蓉开得乱糟糟的,颇具个人风格。
她吮吮食指上的针眼,犹豫着要不要拆了再重新做一个时,忽听见窗棂处传来异响,似是小鸟儿用喙轻啄窗框。她循声开了窗,见陈安立在外头。
少年虽着粗布衣衫,但身形挺拔如翠竹,面如朗月,更兼一种斯文清气,一点儿也不像小时候那个与左小芙掐架干仗的泥猴子了。
“难为你一直呆在屋里,是不是闷坏了?”陈安笑眯眯道。
很奇妙。如果是小时候陈安这么问,左小芙会觉得他是在挑衅,可自定了亲,她反倒品出几分关切的意味。
“每天都很忙,倒不觉得闷。你怎么来了?”
“这些日子可不止你在忙,我也是,不然我早来了。芙妹,我有东西要给你。”他说着,从袖中掏着什么。
陈安还没把东西拿出来,堂屋里的左庆余似乎察觉到他们的动静,隔着墙喊:“芙儿,你在和谁说话吗?”
左小芙面露慌张,陈安低声道:“我去镜湖边等你。”
左小芙想叫住他,可见他已转身走了,只好作罢,她出了房门,瞧见爹爹坐在木凳上,不知怎的,耳朵竟发红发烫起来。
“爹,我出去一下,在屋里待久了好闷。”
左庆余刚才就听见女儿和别人窸窸窣窣的说话声,又见她现在说话扭扭捏捏的,心中已明白了几分。
虽然成亲前不宜私下见面,但村中小门小户并不计较太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了。何况两个小孩一起长大,因此左庆余佯装不知:“去吧,回来早些,别耽搁了吃晚饭。”
左小芙自以为瞒天过海,满口答应,一溜烟儿跑了。
未免被村里人瞧见她和陈安在一处,左小芙先是去田里掐了一篓菜苔提回家,才去了镜湖。她远远就看见陈安坐在湖畔茵茵草地上,执一卷书翻看。
左小芙折了只嫩柳条,悄步绕到陈安背后,拿柳梢轻扫他的后颈。
陈安缩了缩脖子,转头瞧见是她,展颜一笑,拍拍身侧草地。
左小芙一屁股坐下,向后仰倒,双手枕着后脑,身下青草如绒,日头和暖,惬意无比。
陈安看似专心读书,可时不时就偷瞄身旁人,也不知是不是阳光太盛给晒着了,他的脸有些红。
“陈安,你读的什么书?”
陈安扬了扬手中的书,露出封皮,“诗经。”
左小芙凑过去,只瞧见两个大字,不过谁是诗,谁是经,她可分不清楚。翻开再看,一个个字整整齐齐,黑得耀眼。
左小芙看得实在头疼,想着陈安竟能看懂,不由得佩服起他来。
她只翻了几页就失了兴趣,把书还给陈安,正好瞅见他手肘衣袖处裂开个一寸来长的口子:“你袖子破了,我给你补上。”
陈安依言伸出胳膊,他上身只穿一件布衫,不好脱下来,左小芙便坐近些,从怀里掏出针线包,穿针引线缝了起来。
陈安垂眼看左小芙,她密而长的睫毛不停眨巴颤动,弄得他心里痒痒的。
不知不觉间,左小芙已然缝完了。
她缝得再慢一些就好了。
陈安正想道谢,却见缝补处针脚歪歪扭扭,颇像条蜈蚣,憋着笑:“谢谢芙妹。”
左小芙把针线包放回怀中,正巧摸到荷包,心中一热,把荷包拿出来扔到陈安怀中,一句也不言语。
陈安双手捧着荷包,细细欣赏。这个荷包缝得有些奇形怪状,上头绣的一团团粉的,他琢磨着估计是花儿。这样的荷包,就是白送也没人要,陈安却很欢喜。
他把荷包别在腰间,从袖中掏出一块莹莹青玉递给左小芙:“我手不巧,只有这个送你,到底比不上你亲手做的有心意。”
左小芙摩挲青玉,色泽清透,触手生温,显然价格不菲,她担心这不是陈安能负担得起的,“这么贵的东西,你哪里来的钱?我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