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纷纷红尘但紫土 桃之夭夭宜室家(第5页)
夏雪接道:“可不是嘛,奴婢今天五更三刻起床,拾掇屋子,清扫院子,浑身使不完的劲儿呢!”又低声道,“这些燕窝都是颜姑娘带来的,咱家原不缺这些东西,只是,如今光景变了。颜姑娘甚得夫人欢心,夫人特意让她住在后院正房的次间。”
李清照颇多感慨,享受燕窝的人家非富即贵,看来颜家颇为殷实。这颜蓉已以李家为自家了吧?少顷饭毕,看着夏雪收拾桌子,她低声叮嘱:“我母亲或是哪个若再问你,可要记住统一口径,只说你迷路走失,我去寻你,结伴而回,走了这一程子,任凭别人奚落几句吧。”
夏雪将青瓷碗和黄瓷小碟放进红木烤漆盘子,明眸闪闪望着主子:“明白,明白。兰家势重,若无充分证据,便是诬告之罪。夫人性子强硬,须得瞒住。”歪着头沉思,表示疑惑,“小娘子原不是惧怕强权的性子,如今怎么变了?”
李清照满目沧桑,面目凝重道:“穷通福祸,历尽荣辱,凡事更能看开。萧关役夫营中多有败落的仕宦,纷纷传言,郑贵妃义兄郑居中为兵部给事中,恃有内援颇为得势,受蔡京贿嘱,要起用蔡京。官家犹豫不决。郑贵妃自向氏殁后便孤立无援,依附郑居中,又与蔡贤妃结党,和风细雨代为疏通。官家已疑及赵挺之,欲起用蔡京。赵廷之如今的风光,也不过一时浮华。《道德经》云,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夏雪豁然开朗:“奴婢明白,如今只能养精蓄锐,不能轻举妄动。”
主仆二人说了会儿闲话,忽听花园方向传来琴声,曲调幽怨、悲惋,仿佛覆盖了满空阳光。李清照莲步轻移,循声穿廊,越过花径一路前行。空中光线斑驳,如同落雨,落在残红未尽的花园中,**起层层轻雾。落叶坠入荷塘,激起一波波涟漪。
李清照站在池塘边,远远望着湖心岛上的凉亭。
湖心岛花木葳蕤,静寂无声。几株琼花向阳乍放,散发幽芳。颜蓉正在亭中弹奏,灿烂霞光拢着她的一袭白衣,一个羊脂玉簪将如瀑秀发拢在脑后。一树琼花在她身旁幽然绽放,花瓣和落叶在她身侧轻**,美不胜收。
李清照登上湖心岛,耳畔依稀滴水穿石叮咚声响,她穿过太湖石砌成的假山,走进精致的凉亭。颜蓉只顾低头弹奏,她身姿妙曼,溢出清冷,仿佛书写了世间所有寂寞。一个圆脸红衣丫鬟侍立一旁,专注倾听。美妙激越的音符跳进李清照耳中,正是《兰陵王入阵曲》。
此曲起源于北齐,盛于唐代,是为歌颂北齐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作,意在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流传漠北塞外,被称雅乐。因此,弹奏者无疑寄情于男子。
阳光穿越红柱,照得人暖洋洋的。李清照穿着素色锦缎褙子,竟有些热了,她站在颜蓉身后听完一曲,擦去鼻尖上的汗道:“妹妹此曲乃曲外有音。”
颜蓉弹得卖力,脸上汗津津的,以为被人看破心事,一时面色绯红,站起来讪笑道:“不过无聊弹奏,姐姐取笑了。”挥手朝丫鬟道:“我与姐姐说会儿话,你去玩玩吧。”
李清照见她对下人也是这般温文和雅,果然是极好的性子,看着她艳红的脸,脱口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一大片红晕在颜蓉的面颊上晕开,二八年华的女子艳若桃李,又非伶牙俐齿,便不知要表达什么,只好垂首不言。于是两人站在亭中,彼此心照不宣,一时无话,静静地看着亭外满天落叶飞舞,又见李迒和木易轻捷地走过凉亭。李迒老远看到她们,招手笑道:
“姐姐,颜姑娘!师傅要换枪杆,我们去后面看一棵樟树。”
李清照见她望着李迒,满面缱绻柔情,暗怜她这般小儿女衷肠,想自家如今败落,不比往时,这小家碧玉配弟弟也很相宜,索性挽了她手,笑道:“自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有室女有家,人之大伦。你和李迒已是笄冠之年,我请母亲托媒去你家提亲,可好?”
亭外一丛芭蕉,长得似大蒲扇一般,旁边火红的美人蕉开得正艳,一朵朵如小簇燃烧的火苗。颜蓉正看那美人蕉,转面李清照,正色道:“姐姐美意,妹妹感激。但婚姻非同儿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全的只是市井男女。他们灵魂背弃,同床异梦,生儿育女,了却一生,辜负了锦瑟年华。这样的俗世夫妻,我不要也罢。”
李清照听得一愣,见她眼中的深浓怅惘如泛滥的洪流,顷刻将人淹没,颔首赞许道:“我这弟弟秉性仁厚品行不差,但是有些呆气,他究竟心思如何,妹妹何不试试?”
大概是不放心女儿在外,托词请回吧。李清照这样想着,果见颜蓉并无异色,只推推旁边的丫鬟,娇声道:“你回去代我侍奉母亲吧!且告诉她,我要跟着姐姐学词,暂不回去。”
那丫鬟犯难,看看小厮,又看看李清照,再看自己主子,吞吞吐吐道:“小娘子,上次,上次奴婢,已受责罚了。”见颜蓉略有愠怒之色,忙跪地道,“求小娘子体恤奴婢,回家去吧。”
马车在院前停着,午后骄阳在车顶铺了一层绯红。天地间是一片迷离的金色,霞色染亮了银杏树叶。秋海棠在花坛里艳艳地开着,花影摇曳。
红衣丫鬟搬了脚踏,扶着颜蓉上了车。颜府的小厮和两个护院整装待发。王月新还在命下人往车上放礼品,乌泱泱一大群人,忙得不亦乐乎。
临行,颜蓉四顾不见李迒影子,眼里噙了泪,与李清照握手话别。李清照知其心意,奈何之前知会李迒,那呆子只顾伐木做枪,又以男女大防推脱送行,竟是完全情窦未开的模样。她轻牵颜蓉手,笑道:“向伯父伯母请安!重九之日,我姐妹一同登高赏秋,可好?”
颜蓉这才拭泪笑道:“姐姐才情绝妙,能共赏秋光,求之不得,家严家慈亦觉荣幸。”
大雁飞掠屋檐,秋空浩远。两人依依不舍说着闲话,但听小厮“驾”的一声,马车载着颜蓉主仆,渐渐离开李府宅院,走进万道霞光之中。
话说重九转瞬即至,痴情女子心系情郎,便无所顾忌。颜蓉主仆于前一日已雇车来到李家,次日五更与李清照同乘一车,前往东岭山游赏。
李清照本邀母亲同往,然王月新终归是有了年纪,每一登楼就双膝酸痛,遑论登山。
颜蓉的贴身丫鬟与夏雪随行,四人同坐的车厢显得拥挤。小厮驾车,李迒、木易骑马相随。颜蓉不时地望望李迒身影,心里充满了痛楚、甜蜜。李清照见了,会心一笑。
东岭山位于长白山南麓,在一片平原中拔地而起,山顶白雪皑皑,常年不化。山势峻拔,巨石嶙峋,远望仿佛生出无数的杈岈,又称杈岈山。山巅巨岩矗立,犹如南天一柱。诸峰间一大石窟,每当三五月明之夜,晓月晨星从孔中峰间显露出来,别有一番神韵。山上壑深洞幽,孔窍连通,一窍生火,遍山生烟,神奇莫测。半山腰是浓密的红枫,一眼望去,犹如连绵的红色宫墙。佳节秋祭之际,齐州、章丘城里的达官显贵相携出游,平民们也借着节气潇洒一回。山上山下,游人如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山下自有客栈,李清照一行将车马停了,徒步登山。颜蓉看到路边的野花新鲜可人,便摸摸自己的发鬓,让丫鬟摘了花戴上,连问是否好看,听到好看二字便看看李迒。
接着登山拜庙,夏雪在前捐了香火钱,敬了香火。李清照再请三炷香,拜过文昌帝君。夏雪将三炷香请上香案。颜蓉三人便跟着跪在蒲团之上,双手合十虔诚祝祷,等回身时,见方才还满面笑容的李清照正在默默落泪。
他们接着游赏了山上名胜东岭晓月、神仙晒袍、月老石、大夫石等,之后没在山上逗留太久,折回路上天色已晚,颜蓉不小心一个趔趄,李迒忙冲上去,将她抱住,满脸憨厚,目光灼灼道:“小心!你吓死人了。”
暮色垂降,交融着彼此情窦初开的目光。颜蓉心如撞鹿,站稳后将他推开,满脸娇嗔道:“你,怕个什么?”面对心上人,她变得口舌笨拙。
她的表情有些幽怨,如花娇颜上泛着期盼、信任与希冀的光彩,很希望听到些什么,哪料他却说:“哎!颜大姑娘,你一条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