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绝地重生谱新篇(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中国人民八年抗战,广州培英八年漂泊。中华民族在抗战中展现出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培英师生在漂泊中展现出爱国、爱校、爱师生的白绿情怀。

八年漂泊,弦歌不辍;绝地重生,凤凰涅槃。

(三)新中国,大跨越

1945年11月返回广州后,培英中学像久旱逢甘霖的南国春笋,拔节成长。在傅世仕校长的带领下,他们筹经费,寻资助,师生齐动手,修缮课室、宿舍,购置设备、图书,广招教师、学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14日,广州解放。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叶剑英同志任广州市市长。南国广州跨入新的时代。培英中学在新的起点,扬帆启航。

从广州解放至1953年,培英仍为私立学校性质。

1953年3月,中央明确广州市为中央直辖市。就是在这一年,培英由“姓私”改为“姓公”。培英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广州市第八中学,委任刘坚同志为第一副校长、傅世仕同志为第二副校长。刘坚同志是中共党员,他是培英的首位中共党员校长。

学校名称虽然改了,但培英人仍执拗地称之为“培英”。

培英香港分校于1950年在当地注册并更名为香港私立培英中学。自此,两种所有制下的培英教育并蒂花开。

1956年,培英成为第一批全招高中生的学校,不再招收初中新生。原初中部拨给广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1957年,因工作需要,为培英的生存、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老校长傅世仕同志调到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工作,由黄云天同志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从这一年开始,培英设立党组织,这是培英发展史上的大事,它标志着培英从诞生之日起,在走过大半个世纪之后,设立党组织并接受党组织的领导。黄云天同志为培英历史上首任党支部书记。

其时,受国际环境影响,中国侨务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取消双重国籍,凡有双重国籍的华人只能选择一个国家的国籍。祖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的启动,海外很多华侨满怀爱国热情,纷纷回国定居。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归潮”。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培英中学被指定为专门接纳华侨同胞子弟归国就读的学校。据统计,1959年在校学生中,侨生及港澳生占全校学生的80%。

1963年,培英恢复初中部,兼收部分部队子女。

1966年“**”期间,工作组进驻,培英停课,直至1968年复课。在学校革命委员会指挥下,1970年,培英在花都炭步镇大涡村办农村分校,该分校于1978年停办撤离。

“**”结束后,1975年,培英由市属中学改由广州郊区管理。

(四)沐东风,谱新篇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正是在1978年,培英中学被选定为广州市郊区重点中学。通过积极争取,培英在广州市郊区征调了20多名爱岗敬业、专业水平高的中学教师骨干,并成功争取到招生时在全区择优录取的资格。

1979年,恢复校友联谊活动,成立“培英校友会”。这一年,学校接受校董会主席兼校监汪彼得先生捐资,兴建“培英科学馆”,后接受黄国熙、曾集祥等校友资助兴建电脑室、英文打字室和家政室等。

1984年,学校复名“广州培英中学”。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海内外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广州培英中学一项项重要举措出台。例如,开办“培英玩具厂”,用创收建教工宿舍,重修标准运动场,自筹和接受捐助结合兴建教学楼;1984年,在全广州市率先增设学生电脑课、英文打字课和家政课,开展观测哈雷彗星等十多个课外科技活动;1997年,开始以中央电教馆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实验学校的名义,先后承担国家“九五”“十五”科研规划课题;提出广州培英的近、中、远期办学目标,其中近期目标是创办“高质量、有特色的重点学校”,中期目标是创建“现代化的中国名校”,远期目标是创办“全国乃至世界示范性的现代学校”。

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在广州市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广州培英中学聚培英校友及社会之力,通过不懈奋斗,谱写了一篇又一篇骄人的新篇章:1992年被国家教委编印的《中国名校(中学卷)》列入“中国名校”,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0年以后,在申报创办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中,学校规模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两个高中分校区(鹤洞和太和)、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和平沙培英实验学校集团化序列,为培英教育品牌的开枝散叶奠定了坚实的多元化办学基础;2007年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2008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和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学校基本实现了“三级跳”的办学目标;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研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州市文明示范学校”“广州市花园式单位”“广州市信息教育十年先进单位”“广州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广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广州市校本培训示范基地”“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州好学校”等荣誉称号。

2013年7月,太和校区正式变更为广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原白云区培英实验幼儿园划归第二外国语学校。

今天的培英,承载着一代代培英人的希望与梦想,秉持着“做有白绿精神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用“信、望、爱”的校训演绎丰厚与辉煌,昂首迈入“广州好学校”及“中国现代名校”的行列。

一批又一批胸怀“信、望、爱”和白绿精神的培英毕业生走向各行各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还有一些走出国门,成为中国与世界友好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在异国他乡撒播信、望、爱的种子,把培英精神带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