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总而言之,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它在时代呼唤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今天更加熠熠生辉,显示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让我们加倍地珍惜它,深入地研究它,使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更好地为发展今天的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

[1]原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46页。

[3]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10页。

[4]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页。

[5]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08—309页。

[6]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57页。

[7]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08—309页。

[8]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9]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0页。

[10]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4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7页。

[11]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7页。

[12]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2页。

[13]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14]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4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7页。

[15]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16]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4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17]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44页。

[18]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页。

[19]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4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20]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06—607页。

[21]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22]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4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41页。

[23]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29页。

[24]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4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43页。

[25]《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26]《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27]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组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2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