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杨菁)

想一想

案例中工会组织的健走活动不仅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标,还让教师在运动中学到了知识,为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每个园所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并影响着在这里活动的所有人。幼儿园在建立规章制度时,要考虑继承幼儿园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效能,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文化制度和氛围。在建设制度文化时,管理者也应将研修精神渗透其中,鼓励教师学习和进步,鞭策教师改进懒惰和落后的行为,让制度更好地体现和诠释园所的精神文化,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

案例2提高教育机智,发挥教师职业价值

有一次,小值日生发勺子的时候,我发现雷雷在和一个小朋友争夺勺子盒。看到这儿,我下意识地高喊一句:“雷雷,放手,快放手,你怎么老和小朋友抢东西呢!”听到我的声音,雷雷愣了下,然后松开了手,默默走进了屋里,边走还边回头看我。

我以为自己又及时制止了一次打闹事件,就没再理会他。直到推饭回来的宫老师告诉我,今天是宫老师请雷雷给小朋友发勺子的,他特别希望给小朋友发勺子。这时我才意识到,其实雷雷是很热心的小朋友,愿意为小朋友服务,只是每次“犯错”都会被批评,习惯了认错,所以这次也委屈地暂时顺从了老师的“旨意”。

得知这一事情的真相后,我开始深深的自责。雷雷做了好事,我却批评了他,我想这在他的心里一定会留下阴影的。于是,我找到雷雷,蹲下来对他说:“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你是一个非常热心的、愿意帮助集体的好孩子。”听到我的话后,雷雷才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李萌)

想一想

在每次的园内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中,幼儿园领导会一直强**师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随意、武断地评价幼儿,当看到幼儿的表现时,教师一定要掌握和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上述事件中,教师误会了雷雷,批评了他,做法显然是草率的。但教师得知事情真相后,随即做出了调整,找到雷雷并肯定了他乐于帮助集体的行为。这说明幼儿园一直注重培养教师的这种专业素养,使得教师在错怪幼儿后能够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肯定了幼儿的行为,帮助幼儿转换心态。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师价值观,认识到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幼儿教师不是教授,而是在平日生活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所以,教师犯了错误同样要向幼儿道歉,这也是给幼儿做出榜样,引导幼儿向教师学习的好的方法。

幼儿园从职业道德上的提示,还有日常对教师的一些提示,都是为了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这不仅是幼儿园营造严谨规范的制度文化的一种表现,更为了教师自己。因为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只有习惯了根据园里的要求来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才能杜绝一些恶性问题,从而保护自己,也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所以,作为教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四)关注细节,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我们都知道,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逐步和反复的过程的。在教职工日常工作中,园长和教师要关注细节,逐渐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案例1幼儿护理制度的完善

户外活动时间到啦,孩子们都在做操。只见小班在做操时,然然小朋友的小肚子露出来了。大冬天的吹着风,主任教师害怕孩子们着凉,赶紧走过去,一边提醒其他幼儿“你赶紧把裤子提好,一会着凉啦”,一边帮助然然整理衣服。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王谊)

想一想

家长常常十分关注孩子们的裤子是否提好、衣服是否穿好等生活细节,都希望孩子们能在生活护理方面被幼儿园教师悉心照顾好。所以教师要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时刻关注这些细节。尤其是小班教师,他们不但要多说多提醒,还要多指导和多帮助。

幼儿园可以为此加强保教配合,促进教师培训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制定如下园所制度细则。

第一,各班教师对幼儿的护理,最低标准是在户外不能够出现幼儿露小肚皮、衣服鞋子穿反等现象,发现一次口头提醒。

第二,发现此类的情况超三次,点名批评。

第三,一个学期累计发现五次以上,扣除本月的安全奖金,并且在大会上公开批评。

在这些细则的规范下,通过各班级间的评比、本班教师间的团结协作和对幼儿适时适度的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会逐步增强。

案例2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必要性

幼儿园里的李老师是一位德才兼优的骨干老师,平时工作积极热情,业务能力很强,并且承担过园里多次的观摩活动。

但就在前几天,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一位爷爷气冲冲地带着5岁的孙子找到保教主任,原来孩子昨天回家说老师不让他玩玩具了,家长很生气地说要投诉老师,要求处分这位老师。保教主任极力安抚这位家长的情绪,保证给予适时适当的解决,家长这才走了。

之后,保教主任向李老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和真相。这个新插班的孩子近期在教育活动时总是很活跃,不仅自己不好好参与活动,还总是捣乱不让其他孩子参与。此外,在户外活动时,他不是推人就是打人,有一回甚至用小石子打人。老师也向幼儿的母亲多次反映,母亲总是向老师道歉,情况却不见改善。听到这里,保教主任不禁皱起了眉头……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王谊)

想一想

通过这件事,幼儿教师能深刻地体会到:很多时候,家园之间会产生矛盾可能是因为彼此之间不好意思说,或者由于别的原因而没有及时进行交流、把问题说开,结果矛盾越积越多,最终弄得见面尴尬,互相厌烦。其实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矛盾,只要教师稍做疏导,及时与家长沟通,就会消除误会,化干戈为玉帛。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向家长展现自己的细心与责任心,也才能更好地走近家长,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制定规章制度是科学管理幼儿园的重要保证。园里的奖惩制度是全体教职工参与制定的,是民主管理的产物,应该是全园教职工行为的准则。要使制度具有实际意义,真正成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就要高度重视制度的执行。案例中,园长对事情的处理,体现了园长执行制度的一贯性、一致性原则。园长没有因李老师是幼儿园的骨干就搞特殊化,无视家长的抱怨而是选择了“一碗水端平”,积极了解,避免了执行制度过程中因人而异引起的不必要纷争,进一步强化了幼儿园领导以身作则、带头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意识,也给全体教职工做出了表率,促使他们自觉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

管理者在类似事件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改进家园联系制度,促进教师有效地开展家长工作;

②加强教师岗位培训、师德培训工作的力度;

③定期做好家访工作,除了能了解幼儿家庭背景和让家长明确幼儿在园表现外,还可以互相探讨问题,一同寻找帮助和教育幼儿的办法;

④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保教合一,关注个别幼儿,注重保护和增进幼儿的健康(生理、心理)和社会**往,调整改进工作。

案例3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晚上离园环节,一位年轻的家长找到元元老师,询问一些日常的教育工作。这位年轻的教师站在原地,脸上几乎没什么表情地进行着解答。家长从与她的对话中得到的是一些有效的信息,没一会儿就匆匆离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