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30135(第2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类似的会议每天都开,邀约减少时已经是半年后。

云凝的钢笔墨水都用光了好几瓶。

努力是有成果的,很快,云凝就在报纸和新闻频道上看到各个领域有所突破的消息。

在云凝的记忆里,这些内容起码要到九十年代才能实现,现在提前变成现实了。

最可以证明的就是,研究小灵通的公司已经拿着样品机找到云凝。

正常的时间线里,小灵通要在九十年代中期才出现,二十世纪初慢慢普及。

这里说的普及也不是像后世人手一个,家里条件不好的人仍然用不起小灵通。

就像云凝,她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一般,整个家族只有稍微富裕点儿的舅舅有小灵通,每次过年舅舅回家,小灵通都会成为孩子们的玩具,他们可以用小灵通玩儿贪吃蛇和俄罗斯方块。

小灵通是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引入国内后,才开始出现的,与固定电话相比,小灵通的优势最大。

对此感兴趣的公司最先找到云凝,云凝对小灵通的技术还算了解,比如时间多址、时分双工等等。

她把了解的知识告诉对方,样品就出来了。

当然,要真正地让小灵通作为座机的补充,还需要在城市里密集部署大量基站,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但现在已经提前了。

如果小灵通提前普及,对各个行业的人来说都是好事,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实时沟通!

一想到这些,云凝就很有成就感。

等她回到大院,高级工程师也评下来了。

11所的人没有异议。

倒是有其他研究所的人不太高兴,云凝毕竟没工作几年,年纪太小。

每当有人腹诽,他们身边就会神奇地冒出11所的人。

11所的人也不和他们吵架,只是追着他们提问——

“你对所里有贡献吗?”

“你有突出的成就吗?”

“你会做发动机吗?”

“你知道什么叫膨胀循环吗?”

“捆绑式火箭怎么搞你懂吗?”

“你懂卫星吗?”

“……”

念叨完这些事,就没人敢再说闲话了。

但他们又得出一个结论——11所的人脑筋都不正常。

云凝对此一无所知,成为高级工程师后,她只能感觉到一件事——工资高了。

云凝看着到手的工资笑开花。

汤凤玉很无奈,“咱家缺钱吗?”

他们三人赚得都不少,尤其是汤凤玉,她赚得其实是最多的。

家里该有的家电都有了,云凝怎么还是个财迷??

云凝理直气壮道:“谁会嫌钱少?这可是我凭本事赚的!”

陆凌道:“你这半年也没少赚钱。”

她虽然是到各个单位“友情”交流,但人家也不能真让她白去,正常该有的劳务费是有的,感谢礼物也是有的。

最开始云凝还不想收,总觉得这有……的嫌疑。

但不收人家不高兴。

他们是真心实意想感谢云凝,送的一般都是研究出的产品。

云凝估摸着价值提心吊胆地收下礼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