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18章

此刻,大乔神色平静,甚至带着几分疏离。

对于孙策,这个当年攻破舒城后,以胜利者姿态将她强纳为妻的“小霸王”,大乔心中实在难有多少夫妻情分。

那段婚姻,始于掳掠,何谈两情相悦?大乔低头看着怀中懵懂的儿子孙绍,眼神复杂难明。

就在数日之前,大乔尚在舒城老家为父亲乔公披麻守孝。

孙策重伤垂危的消息传来,江东核心顷刻间阴云密布。

其母吴夫人当机立断,便以“宗祧为重”为由,特遣心腹之人,星夜兼程赶赴舒城,几乎是半请半迫地将尚在孝中的大乔与孙绍接来。

此举于公,孙绍乃孙策嫡子,父亲临终,儿子必须在场,此乃人伦孝道。

然而在那冠冕堂皇的“宗祧为重”之下,藏着的是吴夫人的政治算计:一来,吴夫人深知这儿媳是当年强纳而来,并非同心,值此巨变,若让她携嫡子久居外地,难保不会心生动摇,或被其他诸侯势力笼络、挟制,那将对江东基业造成致命威胁。

二来,孙策未曾明言传位于谁,幼子孙绍在法理上仍是重要的继承人选之一,必须将其牢牢控于掌中,方能主导后续局面。

而堤岸之上早已立着一道挺拔身影,正是周瑜,此时周瑜鬓角沾着江雾,甲胄边缘还凝着未干的湿意,显然已在此等候许久。

快船船还未停稳,孙权便踩着跳板跃下,鞋履沾了江泥也顾不上擦,对着来迎接自己的周瑜急声问:“公瑾,兄长究竟如何了?”

孙权面露忧色,沉毅的脸上少见地露出急切,攥着周瑜手腕的力道重了些都不自知。

旁人只道孙权是忧心兄长伤势,却不知孙权心底早翻涌了一路。

昨日,他们刚过柴桑,便接到周瑜使者带来的孙策口谕,孙权便觉出不对劲。

兄长素来要强他们,即便是军情紧急,也从不会让他们“舍弃部曲、乘快船”赶路,这般急切,定是伤势凶险到了极致。

是以话刚出口,孙权自己先觉出声音里的颤:既想问清兄长近况,又怕听到那最坏的答案;既急着知道“弃部曲赶路”的缘由,又隐隐怕印证心底的猜测。

唯有紧攥周瑜手腕的而发白的指节,泄露出这位少年公子此刻的焦灼。

孙权虽已能代兄长镇守吴郡、调度粮草,可在“兄长安危”这件事上,终究还是那个盼着兄长平安归来的弟弟。

周瑜自然是看出孙权他眼底的焦灼,于是便带着几分克制的悲戚:“仲谋莫急,主公确实醒着,此刻就在中军帐内,只是。。。。。。”

周瑜顿了顿,目光扫过孙权身后的孙翊与张昭,终究没把“油尽灯枯”的话说透,只沉沉道,“醒后耗了不少气力,身子虚得很,这才急着叫你们来。”

周瑜话音落时,孙权与张昭已然心领。

周瑜虽然没有明说但这话里的“凶险”藏得明明白白,二人也懂了孙策为何要他们弃部曲急赶,当下二人心里齐齐一沉。

唯有孙翊没听出端倪,只急着见兄长,猛地拨开亲兵嚷:“既醒着,那还等什么!”

“快带我去见兄长!”

孙翊性子本就桀骜急躁,此刻听闻孙策身子虚,更是半点耐性也无。

“叔弼!”周瑜连忙伸手拦住孙翊,“中军帐有规制,需容我引路。”

说罢,周瑜转身对着孙权与张昭微微颔首,“诸位随我来,主公还在帐里等着。”

周瑜引着几人快步往中军帐去,沿途甲士见此阵仗。

往日从容的周校尉步履匆匆,连二公子、三公子都弃部曲轻装赶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