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1页)
第111章
随着刘琦名动荆襄,先前三顾茅庐的事迹自然也是广为人知,而刘琦如此礼贤下士的举动无形中在一众在野的士子文人心中狠狠的刷了一波好感。
可庞统见刘琦已着手部署水师,先锋都已出发,东征箭在弦上,哪还容得庞统再矜持?
庞统心里门儿清:东征是军争硬仗,正是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此刻上门献策,既能展露真才实学,又能赶在战事起前入局,是加入刘琦麾下最好的时机。
这点矜持,在实打实的机遇面前,自然得果断舍下,于是庞统攥着长江水道典图赶到刘琦这里,上来就高声夺人。
而这时刘琦看向诸葛亮,见其微笑不语,便知其意。
于是刘琦便反问庞统:“士元先生何出此言?”
“我麾下汉升将军统领长沙水师多年,经验丰富,难道不可为帅?”
庞统摇了摇头,那不甚俊朗的面容上此刻写满了认真:“黄忠将军,乃斗将之才。”
庞统稍微加重了“斗将”二字,此乃庞统委婉之言,实则暗指黄忠冲锋陷阵、临阵射箭是一把好手,但缺乏统率水军、进行大规模水面调度和复杂战术布局的能力。
“黄忠善于临阵破敌,箭术超群,若论接舷跳帮,或可一用。”
“然水师之战,关乎风向、水流、暗礁、浅滩,更需诸船协同,布阵设防,非仅凭勇力可胜。”
“江东周瑜、黄盖等奖,皆深谙水战要害,黄将军若与之对阵,恐力有未逮,易中其诡计。”
“若我水师受挫,则东征陆路再勇,亦难竟全功。”
刘琦闻言,眉头微蹙,庞统所言,亦也是他心底一丝隐忧。
于是刘琦追问:“那以先生之见,何人可担此重任,与江东水师争雄?”
庞统拱手,坦然自荐:“统,不才,愿为公子分忧,掌水师谋略!”
庞统迎着有些刘琦惊讶的目光,继续道,“统早年随叔父游历,曾遍走江夏诸县,自夏口至沙羡,其间水道曲折、暗礁分布、浅滩位置、避风良港,皆烂熟于心。”
“且统曾专研水师统率之术,上至战船列阵、潮汐利用,下至水师与步卒的协同调度,皆有心得。”
“若公子信得过,统可助公子理顺水师,让江东水师再难占得便宜。”
此言一出,刘琦不禁动容。
然而这时庞统却话锋一转,语气沉了几分:“公子欲收江夏旧土,当以‘攻心为上’,先揽江夏士民民心。”
“而军事争雄不过‘辅弼之策’,不必急着凭力拼杀。”
说着庞统来到案几边,指着江夏的舆图道:
“江东孙氏虽得江夏,却只知压豪强、刮民财,早失了人心根基。”
“是以公子,应当反其道而行之,先拉黄、李大族,许其田产政务,再赈济流民,让百姓归心。”
“如此则江夏民心与豪强之力,必望风而归附。”
“届时孙氏虽占坚城,但却如守孤垒,民心不附、补给难续,不用死战自会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