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唐宋变革 挣扎的唐帝国(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0章唐宋变革:挣扎的唐帝国

很多人对唐朝的印象,到安史之乱就结束了,再一快进就到了宋朝,以至于有些人感慨:“唐朝和宋朝相距短短53年,为什么感觉像隔了好几百年?”

其实这是因为唐朝到宋朝之间,发生过剧烈的社会变革。日本京都学派的代表学者内藤湖南将东洋历史划分为“上古”“中古”“近世”三个阶段,而将由唐入宋的这段时间视之为“中古的结束,近世的开始”。在学术界,他的这个论点被称作“唐宋变革论”。

除了唐宋社会的剧烈变革以及人民风貌的变化,还有一点就是咱们如今的小说、教科书以及电视剧,对中晚唐时期的这段历史涉及较少,以至于很多人提起安史之乱后的唐朝,都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所以,我感觉有必要花上一章的时间,来给大伙儿梳理一下关于中晚唐这段比较冷门的历史。

公元763年,在唐军的攻势下,叛贼史朝义授首,一般人将之视为安史之乱的终结。

可安史之乱真的就结束了吗?

结束了,但是没有完全结束。因为唐代宗采信仆固怀恩的建议,让河北的叛将继续统领旧部。这些叛镇虽然名义上归降,实际上却一个个骄横跋扈,不听中央节制,不但钱粮税赋从不上交,连节度使都是内部承继,犹如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

郭子仪曾经让唐代宗销兵罢镇,可唐代宗因为吐蕃、回纥、党项的威胁,急于结束河北战事,将重心放在西北乱局上,故而对河朔三镇,以及淄青、山南东道等节度使采取姑息养奸的政策。

朝廷的退让,使得藩镇的气焰更加嚣张。成德、魏博、淄青、山南东道四位节度使,甚至公然盟誓:“将来皆以土地传授子孙。”对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来说,地方藩镇的这一行为,可谓**裸地打了朝廷的脸。

所以这时候的大唐疆域,虽然看似大一统,实际上却是形同分裂。

大历十四年,唐代宗李豫驾崩,其子唐德宗李适即位。

这位新天子年轻气盛,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于是收复叛镇的计划就提上了日程。

建中二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他儿子李惟岳上表,想要承袭父亲节度使的职位,向朝廷索要节度使专制一方的象征——节钺。毕竟,节度使虽然掌控辖区内的军政大权,可终究不是真正的帝王,需要获得中央政府的官方承认,否则地方节度使合法性不强,藩镇内部往往会生起变故。

如果是唐代宗时期的绥靖政策,对于李惟岳的请求,估计就准许了,可换成这位愤青的唐德宗,就立刻回绝,表示你还真当朝廷的节度使成你家世袭的了?

于是,按照当年的“四镇之约”,成德李惟岳、魏博田悦、淄青李正己、山南东道梁崇义,在当年的五月份合力掀起了叛乱,意图通过战争迫使朝廷乖乖就范。

可唐德宗也不是软柿子,当即昭告天下诸道,共同讨伐四镇。天下诸镇纷纷行动起来,一场旷世之战在中原爆发,史称“建中之乱”。

战争从一开始,优势方在唐德宗这边。

李晟、马燧、李抱真三位中唐名将在前线将田悦的魏博牙兵打得节节败退。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去世,他的儿子李纳还是秘不发丧,想袭领父职,依旧被唐德宗拒绝。大将李希烈击败梁崇义,逼得梁崇义投井自杀,山南东道平复。成德军中的王武俊突然杀掉了这次事件的发起者李惟岳,选择归顺朝廷,带领成德镇反正。

可以说,直到建中三年的时候,朝廷的形势还是一片大好,四大叛镇,平定了一个山南东道,归顺了一个成德,现在只剩下屡战屡败、负隅顽抗的魏博镇田悦,还有刚刚上位、内部不稳的淄青镇李纳。

可打着打着,唐德宗发现有问题:用独立藩镇来讨伐独立藩镇,打完以后,地盘归另一个藩镇,还是不归朝廷,这不是白忙活了一场?

比如,河朔三镇之一的幽州镇的节度使朱滔,在叛乱之初积极响应唐德宗的号召,破天荒地站在了朝廷这边,一起对付叛乱的四镇。其实河朔三镇各自也有矛盾,这次既然中央要讨伐成德,那么幽州不介意帮帮场子。

可是,当朱滔打下了深州,打算收入囊中之时,立刻被唐德宗拒绝了,皇帝心想我费了这么大工夫,能让你幽州把桃子摘了?

朱滔又不是傻子,当他发现唐德宗的真实意图是打算白白利用他的时候,立刻大怒,这时候田悦再一挑拨,幽州镇立刻跳反,站在了叛镇的一边。

再比如刚刚平定了山南东道的李希烈,想要占据襄阳,取梁崇义而代之,可随即被唐德宗拒绝,这下李希烈也翻脸了,裹挟淮西将士跟叛镇一起对抗朝廷。

还有原本带领成德镇将士反正的王武俊,因为唐德宗对当年父皇姑息藩镇的做法一直耿耿于怀,结果这次他削藩就矫枉过正,这边战争还没结束呢,他就开始动手分割成德镇了。王武俊哪能忍,领着成德镇又反水了,还和幽州朱滔、魏博田悦、淄青李纳以及淮西李希烈联合,五个人纷纷自立为王,抱团与中央抗争。

原本大好的形势,因为唐德宗的操之过急,遂导致骤变,局面渐渐不利于中央。

唐德宗为了平乱,将朔方军与神策军都撒了出去,整个中原打成了一锅粥,如果真以战争的规模与烈度来算,建中之乱还要在安史之乱之上。

建中四年,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士兵从京师赶赴襄城驰援。将士们冒雨行军,原以为到了长安就可以得到赏赐,可到了京师以后才发现朝廷不但一无所赐,京兆尹给他们提供的饭菜还十分粗劣,盛怒之下,士兵们一举哗变,嚷嚷着朝大明宫含元殿冲了过去,把府库里的金银财宝给搜刮一空。

在兵变的时候,因为神策军被派到了前线,首都没有足够的军队,唐德宗只能匆忙带着几百人从北苑门跑路,而其余很多李唐宗室都死在了这场兵士哗变之中。

这些士兵们抢了钱,杀了人,发现事情闹大了,于是就拥立朱滔的胞兄朱泚为皇帝,改国号为大秦,然后还追击唐德宗,这是打算把事情往绝里做。

唐德宗逃到了奉天,发布诏书,征发天下军队速来勤王。

朱泚的叛军随后即到,包围了奉天,多亏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星夜兼程从河北战场归来,这才打退了朱泚,解了奉天之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