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2章 真真假假(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她看了一眼后视镜中徐如虎小区模糊的轮廓,轻轻踩下油门,汇入了夜晚的车流。对于她来说,接近徐如虎,既是任务,也是一步棋。

至于这其中是否有几分真实的触动,或许连她自己,也未必分得清楚。

而这错综复杂的关系,仅仅是江市权力棋局中,一道不起眼的涟漪。更大的风浪,还在酝酿之中。

…………

进入市委常委班子后,唐逸的生活节奏更快,肩上的担子也更重。

他分管的领域除了原有的发改委工作,还增加了科技、信息化等几个口子,每天需要批阅的文件、参加的会议、协调的事务呈几何级数增长。

他几乎是以办公室为家,加班到深夜成为常态。

红星厂升级改造项目,作为他上任后的第一个重大政绩工程,在顺利启动后,已由具体的实施团队按计划推进,唐逸的精力主要转向了更宏观的规划和协调。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下午,唐逸正在主持召开一个关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座谈会,秘书神色凝重地快步走进来,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唐逸的眉头瞬间皱紧,但很快恢复平静,对与会人员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回到办公室,他立刻拨通了许蒙生的电话,语气急促:

“蒙生,怎么回事?东华厂那块地出什么问题了?怎么还牵扯到政协那边了?”

许蒙生的声音带着焦虑和不解:“主任,刚接到消息,市规划局在重新审核江东新区控制性详规时,对东华厂及周边地块的用地性质提出了调整动议。”

“说是为了优化新区整体功能布局,建议将部分原定的工业研发用地调整为生态绿地和文化设施用地。”

“这个调整方案,据说……据说政协那边有些委员提出了附议,认为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东华厂是紧邻红星厂的一个老厂区,规模比红星厂小,污染问题也曾很突出。

在唐逸的整体规划中,东华厂地块是红星厂升级改造项目的重要配套和延伸,计划引入高端智能制造和研发中心,与红星厂的新材料产业形成集群效应。

如果这块地的性质被改变,整个产业链的布局将被打乱,前期投入的巨大资源和规划可能面临重大调整甚至搁浅的风险。

“优化布局?生态绿地?”唐逸的声音冷了下来,“早不优化晚不优化,偏偏在我们的项目刚有起色的时候优化?政协哪些委员附议的?牵头的是谁?”

“具体名单还不清楚,但风声是从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那边传出来的。主任,我担心……这会不会是有人借题发挥,故意给我们设置障碍?”许蒙生担忧地说。

唐逸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

“我知道了。你继续密切关注规划局和政协那边的动向,有消息立刻汇报。同时,让我们的人抓紧时间,重新评估规划调整可能带来的影响,准备好应对材料。”唐逸沉声吩咐。

挂了电话,唐逸在办公室里踱步,心情沉重。

他新晋常委,立足未稳,就遇到如此精准的狙击。

对方选择政协作为发力点,更是让他投鼠忌器。他需要破局之策,但突破口在哪里?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