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扭转态度(第1页)
唐逸立刻意识到,这绝非简单的规划调整。
东华厂地块的规划,是经过前期充分论证、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重大决策,突然在项目推进关键期提出调整,时机蹊跷。
将政协牵扯进来,更是一步高棋,既符合程序,又占据了“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制高点,让他难以公开强硬反对。
犹豫再三,唐逸还是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阮晴的号码。电话接通,是阮晴平静无波的声音:“唐常委,有事?”
“阮主席,打扰您。有件关于江东新区规划的事,可能涉及政协那边的意见,想向您汇报一下,听听您的看法。”唐逸尽量让语气显得公事化。
“你说。”阮晴言简意赅。
唐逸将东华厂地块规划调整动议及政协有委员附议的情况简要说明,最后谨慎道:
“阮主席,东华厂的定位关系到新区产业布局的完整性,调整影响深远。我担心若沟通不畅,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解。”
“想请您从政协角度,帮忙把关协调一下相关委员的意见?”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阮晴的声音依旧听不出情绪:“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是其职责。规划调整的技术问题,政协不便干预。既然唐常委认为事关重大,我会留意相关反映。”
“但最终决策,还需规划部门和市政府定夺。”
阮晴的回答滴水不漏,既未拒绝,也未承诺,保持着超然的距离感。唐逸道谢后挂了电话,心情更沉。阮晴的态度,似乎关闭了通过政协内部协调的大门。
然而,第二天上午,形势出现了转机。
市委办通知,陆怀州书记下午要听取江东新区重点项目进展汇报,点名唐逸重点汇报红星厂及关联区域规划。这显然是陆怀州也注意到了风波。
下午的汇报会,气氛凝重。陆怀州、沈明哲、杜维民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在座。
唐逸汇报时,重点强调了东华厂地块的配套重要性。谈及规划动议时,他措辞谨慎,表示“正在配合评估”。
杜维民立刻接口,强调“规划优化”、“生态优先”的必要性。沈明哲也表示赞同。压力汇聚到唐逸身上。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陆怀州的秘书进来,低声对陆怀州说:
“书记,阮主席来了,说有个关于新区规划民主监督的简报想请您过目一下。”
陆怀州点点头:“请阮主席进来。”
阮晴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对众人微微点头示意,然后将文件递给陆怀州:
“陆书记,这是政协人资环委近期围绕新区规划建设收集到的一些委员意见建议汇总,供您参考。”
陆怀州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下,然后递给沈明哲和杜维民传阅。
阮晴则自然地坐在了空着的位置上,目光平静,仿佛只是来送一份普通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