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第7页)
那么第一件事就是修城门了,不修城门怎么拒敌?这回县衙有资源,谈远直接雇民工做事。
以为县令会找大户纳捐的四大姓懵了。四大姓懵了,但小乡绅们都很高兴。
谈远追求高效率,于是他又带头修筑城墙。说实话,他挺不愿意干体力活的,他干得比最普通的民工还不如,但这样效果真的很好。
他带头做事的行为把四大姓激来了。虽然自己手上握着锄头,穿着不干净又破旧衣服,谈远面对锦衣华服的四大姓却丝毫不落下风。
是他们主动找来的,谈远认为是自己占了上风。他看着四位老爷,四位老爷也看着他。
劳老太爷自己也是辛苦起来的,但他现在最不喜欢辛苦,也看不惯县令。
“哎呀,小老弟你身上怎么这么脏?好好的学他们做什么,没有做官的样子,好好在县衙里坐着才是。”
谈远笑道:“本官不学他们做事,如何知道他们的辛苦?这城墙必须三个月内完工。”
“三个月内完工?”詹老爷觉得这是异想天开,“谈老爷你不知道这些人最爱偷懒了,三个月?不成不成!”
余老爷在旁边,小声说:“应该可以,谈大人在大余县就是这样。”
谈远回身对民工们大声说:“兄弟们,姐妹们,有没有信心三个月建好城墙抵御倭寇啊!”
“有!”民工举着拳头高声回应。
童老爷听说倭寇就皱眉,“倭寇?我们衢州又不多靠海,倭寇还能跑我们这里来?从来没听说过。”
“童老爷,倭寇凶残,等他来了再修墙不就完了?可惜,县衙也没多少银子,修不了多厚,也不知道那时能护住龙游县几天。”谈远叹道。
詹老爷奇道:“都道是倭寇,这帮人哪来的?难道是南洋海盗?”
余老爷觉得丢人现眼,“什么南洋,日本!日本国来的。他们穷得吃不上饭就跑我们这来了。”
詹老爷摸着胡子道:“也是,咱们这里可是鱼米之乡,好地方。”
“好地方谁都想占,日本鬼子可不会跟咱们闹着玩,他们要是打进来了,会把龙游杀空的。他们可不是一个两个,是成百上千!你们好好打听打听吧,日本鬼子是越来越嚣张了!”
其实四位老爷就在浙江,这种事早听过的,只是以前都没上心。
老爷们自恃有护卫,身处腹地不把倭寇放在心上,而平时就在老爷们面前抬不起头的平民百姓却担心倭寇好久了,只是无可奈何,又有些侥幸心理。
羊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听说修城墙是为了抵御倭寇的,当时不知道有钱拿都抢着要干,还因此被县令记住了。
羊大高声给自己壮胆,“老爷,听说那些日本鬼子是见人就杀啊。”
谈远点头:“是啊,要是城墙矮的鬼子都能爬进来了就不好了。要是能修得高高的,让他们绕道,啊,也是龙游县的福气啊!”
余老爷掏出钱袋,“刚好我这里面还有一百两,谈大人先拿着,等我回家再捐3000两!”
谈远笑眯眯地收了,“劳老太爷,你们不好超过余家,给2000两怎么样?”
童老爷主动道:“那我出1000两修城墙。”
詹老爷道:“那我的500两也只好修城门了。”
谈远看着劳老太爷,其余三家都服软了,劳老太爷有心也出3000两甚至4000两,但又拿不出那么多钱,有别的用处。
“唉!我们劳家出2000两。没钱啊,也不知道够不够,慢慢修吧,修得结实点。”
城墙修得像纸糊的,那不是坑自己吗?谈远虽然赶时间但绝不偷工减料,而是用科学手段保证民工的专心致志,再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以及明确的指导,再搞AB组竞争,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手段是现代手段,但需要本地化,谈远是靠方小妹实现的。他是个新鲜的秀才,脑子里都是好用的知识。谈远想杀日本鬼子,并不想被杀。
所以谈远总是来监工,更是强调要保质保量,好看不好看不重要。监工之余他也会去喂喂蚕,月娘养了蚕,居然养得很不错。桑叶是买的,因此他们还买了地自己种桑叶。
本来谈远还应该管士兵的,但这里有金县尉,他是本地人,管得很不错,所以谈远只多加了加餐,偶尔去视察。他还应该管治安,宣传日本鬼子的凶残,但这他也不怎么需要努力,全典史干得很好。
一切都太顺利了,因为金县尉和全典史都有很强的欲望,他们都想升官。谈远第一次感觉到了1+1大于2的力量,感觉到了在现代当官的感受,顺畅!
不过,苏主簿其实也很想进步,他是外地人但对龙游老爷们的了解比金县尉还多。可惜,他和谈远努力的方向不一样,比如说,他总是催谈远处理方毅,好像看不出谈远想护着他。
“老爷!您是何等爽快的人,怎么偏偏拖着方家的事不办!不要在乎那样的小事,尽快办大事才对,不然上面怎么看咱们?”
“方家的事太麻烦,老爷我不想伤及无辜。”谈远一边说一边往外走。
苏主簿跟着,“哪有什么无辜人。再说了,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要不是闹出造反的事,至于砍头吗?”
谈远比他更清楚,但装傻,“哎呀,这有我的好多信,我去看信。苏主簿,上面不是拨下来一笔抗倭的银子,你想想怎么花吧?”
苏主簿还在犹豫,谈远已经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