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第8页)
有人说,“两倍收米,他们哪里的钱买?怕是要骗我们的米吧?”
还有人说:“骗?骗米怎么够,还要把人扣下来交赎金吧!”
商人们互相吓唬,有人吓不住了,“不会吧?我可是相信了,用全部身家买了米,这这这…”
“哈哈哈,谁不是啊!我们这些小人物也只能拿家产去赌。好在大米商也不敢来,大庾县才几个人,不就靠那条商道,还有什么?”
“是啊,还有土匪!县令不会是和土匪勾结了吧?靠这个发财,倒是新鲜。”
商人们嘴上说的虽然不好听,但都来了,而且不肯走。所以马家人一说话就被他们注意到了。
“我们大庾县的县令可不是一般人,姓谈名远,就是九年前那个十二岁中秀才的谈神童啊,还中了探花,你们不信?不信就在这儿吧!不是两倍米价,去得早的才是,去晚了米多了谁要你的!”
马家人自然不是光说不做,只在南康县修整了半天,就打算一口气走到大庾县卖了米再喘气。
“谈远?这样的人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人饭都不吃了,就要起货赶路。
去得早才有两倍米价,小米商们面面相觑都怕去晚了,纷纷动身。
又有人把消息告诉了那些大米商,大庾县一时半会还不能产粮,还需要很多很多米,这都是钱啊!
马家人身后,许许多多的小米商带着米朝大庾县来了,他们既兴奋又怀疑。
第105章为她们做主金妮儿遇险
谈远能预料到会有很多米商来大庾县卖米,互相竞争降低米价。他不担心没人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只担心他们来得不够快!还担心他的钱。
向商人买米的银子可都是他用大庾县县令谈远的身份向自己家借的!
要盘活这样一个穷县是真不容易,他个人还要往里面搭钱,也幸好他有钱,月娘也赞同。
马家人其实也担心他们把米送到县衙能不能从谈县令那拿到银子,但腿脚却不慢,先赶到再说。
哪知道他们明明是最快的了,却已经有人赶在他们前面卸米了,怪不得路上有车辙印!不好,不会来晚了,不是两倍收米吧!
等他们看清人,打听清楚了,松了口气。原来这是谈县令先前派去南康换粮的人回来了,粮种换口粮。
真是脑子有病,为一群乞丐换口粮,这多吃亏!
“闪老爷,我们马家的粮食到了,你点点?”
闪老爷就是闪红米,谈远派去南康县换粮的两个衙役的其中一个。他浓眉方脸,看着就比较有威严。
闪红米自然把谈远叫来了。
谈远就在卖粮现场监督,果然都是好米。只是花的都是他的钱,也不知道大庾县什么时候还得起,总不能当赔钱县令吧?必须想办法给大庾县增收了。
谈远想了许多,面前却是笑眯眯的,“银子收好了,赶紧拿去给你家老爷,下一批米来得快,或许还是两倍价收呢!”
“是是是。”
这人飞快地带着家丁们去了马雄家汇报。“大伯,去得快还是两倍价收米!”
马雄听了喜不自禁,夸奖了他一番,还是这一批家丁换上另一个侄子,叫赶紧再去买米来!
要快!
他还要再舒舒服服地赚上一笔。
人性啊,不过谈远要的就是人性,不然一直两倍收米他怎么受得了。
“红米,你们换的粮食到了,马家也卖了粮食,现在粮食最珍贵,你们是要粮食做俸禄?还是什么?”谈远笑着说。
闪红米绝对是要粮食的,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他见谈老爷比他还年轻,又和他开玩笑,胆子大了一点,“我们要粮食。”
其他四个衙役也都道:“要粮食!”
“大米红薯盐巴都拿一点吧?”谈远要给他们补发工资了,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为他做事,这是必要的支出。
于是五个衙役并请来的民工干活都很卖力,半天时间就把新建好空空如也的粮仓填满了!
他们做完活,谈远还帮他们运粮食回家,他心里再担心,手上也不小气。
于是五个衙役满载而归,个个嘴都咧到耳朵根了,几个月的工钱啊换成粮食真的太多了!现在灾后最要命的就是粮食。
粮食,粮食,现在人人都吃着官府的粥,都担心以后没得吃。五个衙役手上有粮,真是太引人注目了。
于是在他们往家里搬粮食的时候,两批粮食都到了,以后不用愁的消息也就自然地散播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