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毁心归途(第9页)
孟天雄以手抚石,冰凉透骨,叹道。
“走!前面便是悔心桥了,过了桥我等便可暂且休息些许了!”
花玉楼折扇一收,当先迈步。
孟天雄与张莽并肩追上,脚步踏得碎石沙沙。
杨清落在最后,暗暗思忖,这花玉楼对此地山形水势如此熟稔,显然并非第一次到此,看来他做好了万全准备!
山径一转,雾气倏地稀薄,一桥横空。
桥以铁链为骨,铺着残旧木板,下临深涧,水声如咽。
桥头石柱上,苔藓斑驳,隐约刻着“悔心”二字,笔力遒劲,却被风雨磨去了棱角。
“三位,桥下临无底雾涧,一步踏空,便是骨肉化泥。”
花玉楼折扇一拢,眉间再无笑意,郑重回头说道。言罢,他先举左足,落于铁索正中,借腰身之力稳住晃势。
孟天雄、张莽随后,各以兵刃横胸作平衡。
杨清押后,手扣长剑,耳听铁索哑响,目不旁视。
所幸四人武功俱稳,十数息后,脚底已踏到对岸实地。
再向前行,山势忽开。
河道由窄转阔,水色转清,早霞铺在水面,碎金乱闪。
岸边出现一方石砌小码头,一艘乌篷小船泊在桩旁,随水轻荡。
篷边坐着一名蓑衣老翁,手里握着一根斑竹篙。
“四位可是欲寻古墓?”
老翁抬眼看向四人,嗓音沙哑却带笑。
“你怎知我等要去古墓?”
孟天雄面露警惕,皱眉说道。
“一月来,老朽渡了足足百来拨人,个个口称要去终南山古墓寻那终南仙子,你四人定然也不例外。”
这老翁似没看到孟天雄的戒备表情,兀自笑着说道。
“这么说,那终南仙子回古墓之时,也是坐你的船了?你可见亲眼见到她么?”
一旁的张莽眼光一亮,问道。
“那是自然!我自小便在此处渡船,十六年前,仙子尚在此地居住之时,偶会托我去山下帮她买些吃穿用度。想不到一别十六年,再见时仙子风采依旧如初,半分不曾老去。”
老翁捋须而笑,感叹说道。
“仙子玄功参化,神鬼莫测,岂是我等凡人能预料得到。老丈,渡我们过去吧。”
花玉楼微微一笑,袖中铜板已悄然备好。
“船小,四人刚好。上船坐稳,莫乱晃。”
老翁把篙往岸石一点,船尾微摆,让出踏板,四人依次踏入船舱。
篷底铺着粗草席,席角卷了几道旧刀痕,却无积水。
老翁撑起长篙,船头离岸,顺流滑入河心。
水纹自船舷分开,碎金闪烁,两岸青山缓缓后退。
小舟又行了许久,老翁忽低声道。
“再往前一箭地,水底下暗桩最密,是当年重阳真人当年布下的伏犀阵。外人若不知航线,船底必破。诸位坐好,莫探头。”
篙尖左挑右拨,小船像游鱼般在水面拐出一条弧线。
杨清侧耳,果然听得船底传来“嗒嗒”轻响,似木桩擦过龙骨,却未着力。
片刻工夫,响声渐远,水面又复开阔。
老翁把篙横在膝上,任船顺水缓行,回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