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分散的乐章(第1页)
赤岩峡谷的硝烟尚未散尽,其他六支深入全球废土的小队,正各自在死亡线上挣扎,为林玥的“和弦计划”奏响属于他们的乐章。
西大陆-锈海盐沼:小队队长“老枪”带着队员,驾驶着改装的气垫船,在散发着浓烈硫磺味、遍布腐蚀性水坑和变异巨鳄的盐沼中艰难穿行。他们的目标是盐沼中心一座露出水面的旧时代钻井平台。火星的侦察无人机如同跗骨之蛆,不断骚扰。在即将抵达平台时,他们遭遇了潜伏在浑浊水下的、如同巨型章鱼般的辐射变异体袭击。气垫船被触手掀翻,数名队员瞬间被拖入深水。老枪带着剩余的人,在淹没到腰部的腐蚀性泥水中,与怪物和无人机展开血战,最终只有三人带着共鸣器核心组件,伤痕累累地爬上锈蚀的平台,完成了九死一生的部署。
南大陆-翡翠雨林(己变异):这里曾是生命的乐园,如今却成了色彩斑斓的致命陷阱。巨大的食肉植物,释放致幻孢子的真菌群,还有神出鬼没的、仿佛与植物共生的敏捷猎杀者。小队队长“藤蔓”(一位熟悉丛林战的女性士官)利用环境与追捕的火星轻装部队周旋。她们在布满发光藤蔓的幽暗林谷中找到节点,却遭遇了守护此地的、由无数变异昆虫组成的“虫潮”。无数拳头大小、甲壳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毒虫如同潮水般涌来。藤蔓小队利用共鸣器启动时散发的特定频率(林玥远程引导),意外干扰了虫群的群体意识,使其陷入混乱自相残杀,才险之又险地完成了任务,代价是半数队员中毒身亡。
北大陆-永冻冰原:极寒是最大的敌人。刺骨的寒风如同刀子,能见度极低。火星人在这里部署不多,但恶劣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致命的杀手。小队队长“冰牙”的装甲车陷入深不见底的冰裂隙,共鸣器部分组件损坏。队员们不得不在零下五十度的严寒中,徒步拖拽着沉重的设备,与冻伤和雪地下的掠食者搏斗。在预定节点——一座被冰封的火山口边缘,他们遭遇了因共鸣器能量波动而苏醒的、冰封的远古巨兽(类似猛犸的辐射变种)。一场惨烈的肉搏后,冰牙引爆了携带的剩余炸药,与巨兽同归于尽,掩护最后两名队员完成了共鸣器的启动。
东大陆群岛-风暴之眼:节点位于一座活火山岛的中心。小队乘坐的改装渔船在接近时遭遇了超强风暴和火星巡逻艇的拦截。船只被巨浪打翻,共鸣器组件沉入深海。队长“海妖”带着队员,利用潜水装备在惊涛骇浪和巡逻艇的探照灯下,潜入深海打捞组件。在火山岛充满有毒气体和滚烫地缝的内部,他们又遭遇了火星人设置的能量地雷阵。依靠林玥远程提供的精确路径和频率干扰,小队以牺牲三人的代价,穿越雷区,在火山喷发的轰鸣和地动山摇中,于预定节点启动了共鸣器。
中央大陆-哭泣沙漠:无尽的黄沙下,隐藏着旧时代的城市废墟和致命的流沙陷阱。火星人在这里建立了重兵把守的采集前哨。小队队长“沙蝎”采用了最危险也最首接的策略——伪装成补给队,混入火星前哨。在内部制造混乱,引爆炸药,趁乱将共鸣器组件运送到节点(位于前哨地下深处的一个旧时代地热井)。行动暴露后,爆发了惨烈的内部混战。沙蝎小队几乎全军覆没,最后一名队员在引爆身上所有炸药,与追兵和半个前哨同归于尽前,成功按下了共鸣器的启动按钮。
海洋深处-马里亚纳海沟边缘(备用节点):这是最神秘也是最难抵达的节点。小队乘坐着唯一一艘还能下潜的深海勘探器“深渊号”。在万米深的海底,巨大的水压、诡异的深海生物、以及火星部署的深海探测器不断袭扰。在接近海沟边缘的节点时,“深渊号”被一头体型堪比驱逐舰的、浑身覆盖着发光鳞片和金属残骸的未知深海巨兽袭击!声呐和武器对其几乎无效。在绝望之际,林玥通过共鸣器尝试与巨兽那混乱但庞大的意识进行了一次极其短暂的“弦能沟通”。巨兽似乎被某种熟悉的、来自地球本身的“旋律”所安抚,停止了攻击,缓缓退入了更深的海渊。伤痕累累的“深渊号”抓住机会,完成了这最后一个、也是最艰难的节点的部署。
六处节点,六篇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乐章。有的小队近乎全军覆没,有的付出了惨重代价才完成任务。消息通过残存的静默网络,断断续续地传回新曙光城的地下研究所。每一次成功的报告,都伴随着牺牲者的名单。
陈默看着全息地图上,七个代表着共鸣器节点的蓝点依次亮起,如同黑暗宇宙中倔强闪烁的星辰。他的脸上没有喜悦,只有沉甸甸的哀伤和更加坚定的决心。七颗音符己经就位,只等待那最终毁灭的“旋律”响起,由林玥拨动琴弦,将其转化为救赎的和声。
而火星人,显然不会坐以待毙。凯斯总督的阴影,再次笼罩了新曙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