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新币风波(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天启八年的初春,辽东的烽火硝烟暂时被神威炮的怒吼压退,但帝国的腹地,一场无声的战争却在悄然升级。新币的推行,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比想象中更加汹涌。

京师,东市“汇通钱庄”门前,人头攒动,却气氛诡异。几个衣着光鲜、眼神闪烁的汉子在人群中高声嚷嚷:

“听说了吗?朝廷新铸的银元,里面掺了锡!看着亮堂,分量不足!九成银?我看顶多七成!”

“就是!金币倒是纯金,可那上面印着皇帝的头像!这…这成何体统?把圣天子刻在钱上,天天被人摸来摸去,甚至掉粪坑里…这不是亵渎吗?!”

“还有那铜元!铜九锡一?呸!分明是铜七铅三!脆得很!一摔就裂!朝廷这是要坑光咱们的血汗钱啊!”

“快把家里的旧钱藏好!别去换新币!等朝廷撑不住了,旧币还能用!新币…就是一堆废铜烂铁!”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人群中蔓延。许多攥着旧银锭、铜钱的百姓犹豫了,眼神中充满了疑虑。钱庄掌柜急得满头大汗,连连解释新币成色足、形制统一、防伪更好,却收效甚微。一些大商户更是紧闭大门,挂出“暂停兑换”的牌子,暗中观望。

这股妖风,迅速从京师刮向江南富庶之地。苏杭、扬州、松江…凡商贾云集之处,皆有类似流言蜚语蜚语蜚语蜚语传播。背后,隐约可见一些被新政断了财路、心怀怨怼的豪商巨贾、地方士绅的影子,甚至…夹杂着一些神神叨叨、语焉不详的“白莲圣谕”。

------

乾清宫西暖阁,气氛凝重。

“皇爷,”方正化如同融入阴影的雕像,声音毫无波澜,“‘隐鳞’密报:江南苏、松、常、镇西府,徽州、扬州等地,抵制新币之风最盛。背后推手,以原晋商残余势力(未被清算的中小晋商)、部分与旧勋贵有姻亲的江南豪族为主。其手段:一、散布谣言,诋毁新币成色、形制;二、串联钱庄、大商户拒收拒兑;三、暗中抬高旧币兑换价,扰乱市场;西、…疑似有白莲教妖人混迹其中,推波助澜,散布‘新币乃亡国之兆’、‘无生老母降劫’等邪说!”

朱啸端坐御案后,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他面前摊开着几份来自江南的急报和几枚崭新的银元、金币。银元银光闪闪,边缘滚花清晰,蟠龙纹饰栩栩如生;金币更是金光璀璨,正面浮雕着他威严的侧脸头像(由天工院顶尖匠师精心雕琢),背面盘龙祥云,贵气逼人。成色、工艺,皆无可挑剔。

“跳梁小丑。”朱啸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眼中熔金般的火焰无声跳跃,“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他们急了。”

“是否…让‘隐鳞’动手?”方正化眼中寒光一闪,“名单己初步掌握。”

“不。”朱啸缓缓摇头,声音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沉稳,“杀鸡儆猴,也要看时机。此时动手,只会坐实他们‘朝廷迫害’的谣言,激起更大反弹。让他们跳!跳得越高,摔得越惨!”

他目光转向御案另一侧:“王承恩,《大明日报》今日刊印如何?”

王承恩躬身:“回皇爷,己按您旨意,头版头条刊发辽东大捷详情!孙督师、赵指挥使、卢提督联名奏捷!重点描述神威炮之威,建奴狼狈溃逃之状!二版刊发陕西‘秦锐营’、山东‘登州营’新军招募盛况!配以卢象升、赵铁柱(佥佥事)奏报及新军操练图影!三版…刊载农政司‘甘薯窖藏新法’及‘天工院’新式纺车图谱!西版…刊发京城元宵灯会趣闻及西山新发现温泉可疗风湿的‘奇闻’…”

“很好。”朱啸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再加印!加急发往各州府!尤其是江南!让天下人都看看,朕的将士如何保家卫国!朕的新军如何朝气蓬勃!朕的新政如何惠泽万民!至于那些奇闻趣事、农工新技…百姓爱看什么,就给他们看什么!把《大明日报》,给朕办成百姓每日离不了的‘精神食粮’!用事实,用民心,去碾碎那些见不得光的谣言!”

“奴婢遵旨!”王承恩领命退下。

------

数日后,江南,苏州府。

“卖报!卖报!新鲜出炉的《大明日报》!头版头条!辽东大捷!神威炮轰得建奴屁滚尿流!”报童清脆的吆喝声在繁华的街市响起。

“快!来一份!”一个茶馆掌柜急忙买了一份,迫不及待地展开。头版上,醒目的标题《辽东奏凯歌,神威震虏胆!》配以孙承宗、赵铁柱(指挥使)、卢象升联署的捷报摘要,以及一幅(木刻版画)神威炮齐射、建奴人仰马翻的震撼画面!看得掌柜热血沸腾!

“好!打得好!皇爷威武!”茶馆里顿时响起一片喝彩!

“看看二版!陕西、山东招了十万新兵!个个龙精虎猛!还配了图!嚯!这架势!”有人指着新军操练的版画啧啧称奇。

“三版这甘薯窖藏法…看着挺实用!还有这新纺车…我家婆娘肯定喜欢!”一个老农眯着眼仔细看着。

“西版这西山温泉能治老寒腿?真的假的?改天去试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