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蜂窝煤问世(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乾清宫西暖阁的炭火依旧烧得旺,却驱不散朱啸眉宇间那丝因勋贵血案残留的、不易察觉的冰寒。窗外,京师上空似乎还弥漫着西市刑场散不尽的铁锈味。

朱啸的目光落在御案上一份方正化呈上的密报上,字字刺目:“京畿各州县急报:连日酷寒,木炭价涨十倍,贫户冻毙者日增。西山煤窑所产石煤,烟毒甚烈,百姓畏之如虎,宁冻死不敢用…”

“烟毒…畏之如虎…”朱啸低声重复,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桌面。意识深处,冰冷的系统界面无声浮现,[文明数据库]的图标微微闪烁。他意念微动,庞大的信息流瞬间涌入脑海——关于一种名为“蜂窝煤”的廉价燃料及其配套炉具的详尽制造工艺、配比、安全使用方法,纤毫毕现。

“王承恩!”朱啸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奴婢在!”王承恩如同融入阴影的雕像,瞬间出现在暖阁中央。

“传张国纪!即刻入宫!”朱啸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另外,让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都水清吏司郎中也滚过来候着!”

“遵旨!”王承恩躬身退下,身影无声滑出暖阁。

片刻后,张国纪风尘仆仆地赶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勋贵覆灭的余波未平,皇家商会虽趁机扩张,却也面临诸多暗流。他刚躬身行礼,朱啸己抬手制止,目光锐利如电:

“国丈,朕有一物,可解京师百万生民冻馁之苦!”

张国纪心头一震,抬眼看向皇帝。

朱啸不再多言,取过一张素笺,提笔蘸墨,笔走龙蛇。他画的并非丹青山水,而是一种奇特的、布满孔洞的圆柱形煤饼(蜂窝煤),以及一个结构简单却颇为精巧的铁皮炉子(带烟囱和通风口)。旁边附有蝇头小楷,详细标注了煤饼的原料配比(煤粉、黄泥、石灰、水)、压制模具的规格、炉体的构造要点、烟囱的高度与防风设计,甚至还有燃烧时通风口开合大小的控制方法!

“此物名‘蜂窝煤’及‘蜂窝煤炉’。”朱啸将图纸递给张国纪,声音沉稳,“以西山廉价石煤粉碎,混以黄泥、石灰等物压制而成。燃烧充分,火力持久,烟毒大减!配套此炉,烟囱导气,可保室内无虞。成本低廉,远胜木炭!”

张国纪双手接过图纸,只看了一眼,浑浊的老眼瞬间爆发出精光!他浸淫商道多年,一眼便看出此物蕴含的巨大价值与民生意义!若真如陛下所言,这简首是雪中送炭的神物!

“陛下!此物…此物真乃天授神物啊!”张国纪激动得声音发颤,“若能推广,京师百姓今冬无忧矣!臣…臣即刻命皇家商会工坊全力赶制模具、炉具!并派人赴西山,大量收购廉价石煤!”

“不。”朱啸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掌控全局的冷光,“此事,皇家商会只掌核心模具制造、技术标准制定及总调度。具体生产,分包给京师及周边信誉良好、有实力的铁匠铺、窑厂!商会统一收购原料,发放模具,按件计酬!成品由商会统一质检、定价、售卖!所得利润,商会抽三成,其余归生产者!朕要的是快!是量!是让此物迅速铺满京师!”

“分包?按件计酬?”张国纪略一思索,眼中精光更盛,“妙!此法可集全城之力,迅速扩大产量!且能惠及众多小民工匠!陛下圣明!”

“另外,”朱啸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首批十万套炉具、百万块蜂窝煤,以成本价,优先供给京营将士家属、龙鳞卫眷属、以及各衙门底层吏员、差役之家!所需银钱,从内帑帑拨付!告诉百姓,这是朕…体恤他们冬日之苦!”

“陛下仁德!万民感戴!”张国纪深深一躬,心中热血沸腾。这不仅是赚钱的买卖,更是收拢民心、稳固根基的良策!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王承恩的声音:“皇爷,工部虞衡司郎中李庸、都水司郎中赵德安候见。”

“宣。”朱啸声音转冷。

两名工部郎中战战兢兢地进来,扑通跪倒。勋贵清洗的腥风血雨犹在眼前,他们此刻如同惊弓之鸟。

朱啸看也不看他们,只对张国纪道:“国丈,你带图纸去偏殿,与两位郎中‘详谈’蜂窝煤炉烟囱防火、防倒灌之要诀,以及大规模生产所需协调的工部物料、匠户调度事宜。告诉他们,此事关乎百万生民性命,若有半分懈怠、掣肘掣肘、或敢泄露技术、中饱私囊者…”他顿了顿,目光如冰锥扫过地上抖如筛糠的两人,“…西市刑场,位置还空着几个。”

“臣…臣等明白!必竭尽全力,配合国丈!绝不敢有误!”李庸和赵德安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

张国纪领命,带着图纸和两个面无人色的郎中退下。暖阁内再次恢复寂静。

朱啸负手立于窗前,看着窗外铅灰色的天空和飘落的细雪。意识深处,系统冰冷的提示音适时响起:

[检测到宿主成功推广关键民生技术“蜂窝煤及配套炉具”,有效缓解“冻馁”危机,提升底层民众生存保障。]

[该技术符合“龙魂协议”初级文明火种传播标准。]

[奖励发放中…]

[1。科技图谱解锁:“初级焦炭炼铁法(优化版)”。]

?内容:详细记载了利用西山劣质烟煤(或混入部分无烟煤)在特定窑炉结构下进行干馏,去除挥发分、提高固定碳含量,制成优质焦炭的完整工艺流程。包含窑炉设计图(带简易热回收结构)、温度控制要点、原料配比优化方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