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1页)
下午一点五十,全体学生陆续在教学楼前集合。
阳光已经偏了些,风从操场那头吹来,带着树叶拍打的沙沙声。
校工正搬着折椅,礼堂那边早已亮起灯,门口挂着横幅
江临舟跟着队伍往里走,脚步声在大理石地面上连成一片。
礼堂的空间不大,却布置得极整齐。前排已经坐满老师与评委,几位穿着正装的校领导在台上交头接耳。
后排的学生席上,白衬衫和深色裤子在灯光下铺开,整齐得像一片安静的海。
舞台中央立着一架黑色的施坦威。琴盖半掀,光线打在抛光的弧面上,映出模糊的人影。
一旁的乐谱架上已经放着几份曲目。
有人在调试灯光,有人轻声交谈。
李锐悄声对江临舟说:
“今年的布置比去年好看多了。你看那幕布,新的。”
江临舟点点头,目光却停在那架琴上。
那种熟悉的黑亮表面,那种属于舞台的寂静,他太熟悉了。哪怕今天不是他上台,身体仍不自觉绷紧。
前排忽然传来老师的声音,让大家安静入座。
灯光随之暗下,只留下舞台中央那一束金白。空气在瞬间沉静下来,那种属于音乐厅的静默。
校长缓步上台,简短的开场致辞,声音温和但略带回响。
江临舟低头,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轻敲着节拍。
李锐察觉到了,凑近小声笑:“你别紧张,又不是你演。”
江临舟抬了下眉,没回应。
他只是看着那台琴,像是在等待一个熟悉的信号。
台上主持人开始宣布毕业生名单,掌声此起彼伏。
气氛庄重,却不拘谨。
在场的每个人都清楚,这不仅仅是一场典礼。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像是一场告别的音乐会:
属于今年即将离校的毕业生,也属于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学生。
李锐靠在椅背上,压低声音:
“听说这场音乐会是他们自己提要求,想留个纪念。曲子全是他们选的。”
江临舟轻声道:“也挺好。”
“是啊。”李锐小声笑着,
“也许以后大家都各奔东西,再也见不到彼此。至少这场还能留点声音做个纪念。”
舞台上,灯光渐渐亮起。
没有繁琐的致辞,也没有太多仪式,只是一群即将离开的学生,用他们最后一次登上附中舞台的方式,向过去告别。
幕布缓缓拉开。
灯光重新聚焦,舞台中央的黑色施坦威映出人影。
第一位登场的是钢琴独奏。主持人报出名字的那一刻,礼堂内响起一阵掌声:
那是高三的学长,一个在附中里颇有名气的钢琴生。
李锐低声道:
“是他啊,他去年拿了华音杯一等奖。听说毕业后要去维也纳国立。